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一季度哈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民生投入大幅增加
2011-04-27 07:37:5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经济态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哈市上下大力推进新发展战略,加大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凝心聚力,超越自我,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态势。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哈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

  ———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备春耕形势良好。一季度,哈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6.8亿元,增长0.3%;牧业产值55.4亿元,增长7.5%。哈市落实春耕资金244亿元,春耕生产资金基本充裕。发放农业补贴资金14.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秋整地实现突破,90%地块达到待播状态。水库塘坝库容高、土壤墒情好,气象条件为近年来最好水平。畜牧产品价格普遍回升,养殖效益逐步向好。哈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分别为192.7万头、362.4万头、4914.8万只,分别增长4.6%、7.9%、7.3%。肉类、禽蛋产量分别为21.6万吨、8.0万吨,分别增长10.1%和2.9%。牛奶产量38.3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

  ———工业生产逐月走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一季度,哈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其中1月份增长4.1%,2月份增长8.6%,3月份增长20.1%,运行轨迹呈逐月走高态势。四大主导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41.2亿元,增长10.6%。其中医药工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26.8%,高于哈市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石化和食品工业增长平稳,实现增加值24.5亿元和57.5亿元,增长14.4%和11.6%;装备制造业低速运行,实现增加值40.6亿元,增长1.4%。1-2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8.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5%,实现利税增长11.4%,其中利润增长7.7%,工业产品产销率94.7%。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工业和基础设施为投资重点。一季度,哈市投资项目开工178个,投资完成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4.3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0.9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中工业项目开工106个,投资完成24.3亿元,增长33.1%,占哈市投资的43.9%。其中实际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投资完成9.9亿元,占工业投资的40.7%。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开工40个,投资完成21.4亿元,增长15.7%,占哈市投资的38.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6亿元,增长57.6%。商品房销售面积32.9万平方米,增长24.5%,其中商品住宅27.4万平方米,增长18.9%。

  ———消费市场较为活跃,刚性消费增长较快。一季度,哈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城镇市场429.1亿元,增长16.2%;乡村市场40.6亿元,增长16.6%。限额以上零售额159.0亿元,占全部零售额的33.7%,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占据份额较大的刚性消费增长较快,如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0.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2%,中西药品类增长18.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0.3%。

  ———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镇就业稳中有升。一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4.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其中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8.6%和12.7%,高于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97.9元,增长22.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9.9个百分点。哈市城镇就业人员238.94万人,增加2.52万人,增长1.1%。个体私营经济和非正规就业成为就业主体,达到79.0万人和24.9万人,分别增长10.0%和23.2%;单位就业人员135.0万人,下降6.5%。城乡劳动力月度调查平均失业率6.31%,比上年同期低0.6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民生投入大幅增加。一季度,哈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3.0亿元,增长72.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9.6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等民生事业支出分别增长605.4%、57.3%、1505.8%。


百姓关注


  统计动态

  1.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姜明对哈市统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他代表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过去一年里哈市统计工作给予肯定。要求哈市各级统计部门和统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里围绕哈市新的发展战略,按照进一步“超越自我”的要求,从提高综合素质、加强作风建设入手,进一步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要重点抓好GDP核算、工业、投资、贸易、能源统计方法改革,改进和加强文教卫体等社会产业统计工作,还要全面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等重要任务。努力提升统计服务功能和产品质量,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为市委、市政府实施科学正确的决策,为促进哈市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哈市统计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家、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亚伦作了题为《振奋精神 合力攻坚 努力为哈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确定2011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扎实推进四大工程建设;二是推进和落实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是围绕哈市新的发展战略拓展统计监测领域;四是加强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五是搞好人口普查和常规调查;六是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七是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八是加强部门统计工作;九是大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十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3. 市统计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今年,国家统计局在GDP核算、固定资产投资、工业、贸易、能源等领域实施了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省统计局年初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认定又做出了新的规定。经市政府同意,3月16日,市统计局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工作会议。各区县(市)人民政府主管领导,区县(市)统计、发改、建设、工业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和人员,以及市发改委、市城建委、市工业委和市商务局有关领导近1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国家在投资、贸易、工业及能源、GDP核算等方面统计改革情况进行了讲解。针对国家在多个领域实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对哈市的影响,魏亚伦局长在讲话中强调,各区、县(市)要毫不动摇地执行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省局的新规定,各地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坚决把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省局的规定贯彻落实好。

  4. 市统计局在哈市统计系统开展业务技能大赛活动。结合哈市“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市统计局研究确定了《哈市统计系统业务技能大赛工作方案》,成立了大赛组委会,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实施。组委会下设竞赛组、保障组和宣传组,在组委会领导下根据责任分工推进大赛各阶段工作的落实。召开了哈尔滨市统计系统业务技能大赛动员部署会,组委会竞赛组四位副组长针对四类考试竞赛范围和题型分别进行了讲解和介绍。各区、县(市)统计局均由“一把手”挂帅,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市统计局要求各区、县(市)统计局和市局各处(室)、事业单位3-6月组织全员参加学习,围绕大赛内容进行重点辅导。把统计业务技能大赛工作纳入重点专项工作进行单独考核,明确考核责任,细化考核项目。继结合《统计信息管理开发平台》建设举办专题讲座后,3月末又组织2次计算机培训讲座,由局内计算机业务骨干进行操作系统培训,培训面覆盖全体机关工作人员。

  5. 哈市平房区、阿城区统计局荣获“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四星级标兵单位”称号。按照省统计局制定的“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星级标兵单位”考评方案和要求,市统计局积极应对、高度重视,组织人员深入各区、县(市)统计局,实地对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进行指导、检查验收,督促各区、县(市)统计局进一步完善工作内容,做好各项工作。经过省统计局的严格考评、审核,哈市的平房区统计局、阿城区统计局被省局授予“全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四星级标兵单位”称号。据悉,此次全省只评选出10个四星级标兵单位。

  6. 市统计局发布《2010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从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国内贸易、外经外贸、旅游和会展业、交通和邮电、财政和金融、社会事业、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十三个部分以及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经济、财政收支、劳动就业、居民住房、城市交通、棚户区改造、换进保护等36个方面对哈市2010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描述。

  7. 市统计局自主研发的《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系统》荣获第十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该《系统》吸取国内各优秀统计软件之长,与国家“一套表”技术设计思想相适应,进行了解决方案的全新设计,实现了系统管理、数据采集、审核处理、汇总查询、监测分析等各项业务。新《系统》能够满足统计业务流程及统计信息标准的各种需求,以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高效安全、充分共享的统计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建立了一个面向统计调查对象、统计工作者、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实现了管理流程化、业务全面化、模块(环节)无缝化、资源统一化。

 


 

  经济简讯

  备春耕生产形势良好

  落实春耕资金244亿元,春耕生产资金基本充裕;发放农业补贴资金14.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秋整地实现突破,90%地块达到待播状态;哈市水库塘坝库容高、土壤墒情好,气象条件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医药工业增幅居主导产业之首

  一季度,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41.2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医药工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26.8%,高于哈市平均增幅15.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5.5%。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所占比重近四成

  一季度,哈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开工40个,投资完成2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占哈市投资的比重为38.7%。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6.1亿元,增长61.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8亿元,增长87.4%;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完成投资1.7亿元,增长5.6倍.

  重大项目开工情况较好

  一季度,市重点项目开工56个,占哈市重点项目计划的16.5%,投资完成29.4亿元,占哈市投资的比重为53.2%。其中省重点产业项目开工32个,占省下达哈市产业项目的29.4%,投资完成11.9亿元。

  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发展

  一季度,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1亿元,增长16.2%。其中城区380.1亿元,增长16.3%;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亿元,增长16.6%。乡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市场0.4个百分点。

  对俄贸易增速超五成

  一季度,哈市对俄实现进出口总值0.5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1%。其中,出口总值0.33亿美元,增长77.5%;进口总值0.20亿美元,增长32.1%。对俄贸易延续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工资性收入对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

  一季度,哈市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948.8元,增长8.3%,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1.4%。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十二五”民生政策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在一季度上涨了工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及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的影响,多数被雇人员工资上涨。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市13.2个百分点

  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097.9元,增长22.7%,高于上年同期9.9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64.4元,增长9.5%,低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

  城镇就业队伍规模继续扩大

  一季度,哈市就业人员238.94万人,同比增加2.52万人,增长1.1%。个体私营经济和非正规就业成为就业主体,达到79.03和24.88万人,同比增长10.0%和23.2%。

 


 

统计眼看基础投资

服务指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