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27日讯 今年一季度全省CPI累计同比及3月份同比均上涨5.4%,环比下降0.3%。在全国由高到低的排序中,涨幅累计同比在青、宁、甘、琼、桂、川、湘、苏、豫之后,与湖北、新疆并列第10位,环比与山东、河南并列第14位。专家分析,一季度全省CPI高位运行,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拉动造成的,呈结构性特点,翘尾影响高于新涨价因素。
我省高于全国累计涨幅
据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统计,我省CPI涨幅中,翘尾影响为4个百分点,新涨价为1.4个百分点。全国平均上涨5%,其中翘尾影响为3.3个百分点,新涨价为1.7个百分点。8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累计同比呈“五升三降”的走势。
据监测,3月份全省CPI同比上涨5.4%,与2月份持平,其中翘尾影响为3.8个百分点,新涨价为1.6个百分点。全国平均上涨5.4%,其中翘尾影响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为2.2个百分点。
3月份,我省CPI环比出现8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主要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明显,3月份食品价格下降1.2个百分点,拉动CPI环比下降0.39个百分点。国家和省的各项调控措施效果显现,加之天气转暖,蔬菜、蛋等地产鲜活食品大量上市,成本降低,影响价格持续下行。
翘尾影响高于新涨价因素
专家分析,一季度全省CPI仍在高位运行,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拉动造成的,呈结构性特点,翘尾影响高于新涨价因素。一季度,翘尾因素对我省CPI同比影响为4个百分点,占累计同比涨幅5.4%的74.1%。
食品价格上涨是拉动CPI走高的主要因素。一季度全省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1%,拉动CPI上涨3.4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一是节日和季节性等因素影响,食品消费旺盛,价格居高不下。二是流动性推涨市场价格。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致使全球流动性增加,导致全球各种商品价格全面上涨。三是输入型通胀传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快速上涨,国内大宗进口商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如大豆、油料、石油等已达50%左右。四是成本性推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燃料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增加了企业成本。
居住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原因。一季度全省居住价格同比上涨8.8%,拉动CPI上涨1.4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49个百分点。装修材料、住房租金、自有住房价格涨幅分别为6.5%、11.0%、14.5%,三项共拉动CPI上涨1.32个百分点。
二季度CPI涨幅可能放缓
专家分析,二季度全省CPI涨幅可能放缓,8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环比将继续下行,影响全省CPI上升因素和下降因素相互交织,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
专家分析,二季度翘尾影响高于一季度0.7个百分点;国家上调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可能推高粮食价格预期;国际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上涨,将推升国内农产品价格;社会闲散资金流入农产品等市场,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将逐步上升,推高商品价格;资源价格改革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
影响CPI下降的因素包括: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具有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绝大多数工业品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随着天气转暖,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价格将呈下行的态势;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控制流动性;国家和各级政府将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继续强化“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抑制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