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黑河“六大工程”彰显生态城建设亮点
2011-04-27 08:28:5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尹一凡 李民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污染治理有新进展 环境保护有新突破 生态经济有新起色

  黑龙江日报4月27日讯 小城不大,风景如画;两国一城,欧亚风情。黑河市以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为统领,切实把生态市建设工作摆上突出位置。2010年以来,该市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努力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生态市建设亮点纷呈。

  实施“碧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取得新成绩。2010年,全市共投资797.84万元,完成水保林2287公顷,生态修复223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116公顷。黑河月亮湾护岸、孙吴二门山引水、逊克奇克护岸、爱辉卧牛湖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完工,新建灌溉工程288处、饮水安全工程76处。黑河市二公河下游段及爱辉区法别拉河七二七段、三道湾子至西山后等河段的治理规划设计通过省水利厅批复,其中,二公河治理工程已纳入国家中小河流治理近期计划。

  实施“绿野工程”,生态屏障建设再掀新高潮。全市停止国有林木商业性采伐。市政府相继下发《关于继续开展打击治理毁林毁草毁湿开垦专项行动的通知》和《黑河市查处违法毁林毁草毁湿开垦行为规定》,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的犯罪活动。全市清查林地、草原、湿地面积9.74万公顷,查处毁林等案件145起。2010年,全市造林任务为34.76万亩,实际完成造林绿化36.8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56%。全市城乡完成绿化总投资2.7亿元,是2009年的2.1倍。《黑河市湿地保护项目“十二五”规划》已上报省林业厅,共规划湿地保护项目8个。

  实施“蓝天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新进展。继续推进平房区改造和燃煤锅炉、洗浴锅炉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2010年,黑河城区完成平房区改造8.5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总面积已达650万平方米,全市各县(市、区)城区均实现集中供热。完成了年度燃煤锅炉、洗浴锅炉治理任务,市区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为360天。黑河市热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工程稳定达标运行。经省环保厅核定,全市全年二氧化硫净削减609吨。

  实施“三区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了新突破。全市辖区纳入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范围内。全市10个乡镇被省环保厅命名为2010年省级生态乡镇。去年12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了门鲁河、刺尔滨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使全市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增加到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增加到12.6%。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申遗”为突破口,完成火山堰塞湖、熔岩台地200米范围内和外围共1.28万亩退耕还林工作,共拆迁各类建筑13.79万平方米,供电、通信线路全部转入地下,在省内率先消灭城区空中网线。

  实施“生态产业工程”,生态经济有了新起色。全市围绕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重点能耗企业,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实施清洁生产。黑河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并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技术评估。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认证绿色、有机食品13大类52个品种,绿色食品种植认证面积18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900万亩,农产品认证1300个。黑河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启动建设,五大连池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爱辉历史陈列馆顺利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卧牛湖风景区、五大连池青山公园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全市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166万元,旅游产业各项指标呈上升态势。

  实施“打造景观城市工程”,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特色景观入手,启动城市建设“八大工程”,城建基础设施投入6.67亿元。完成了龙科街和铁路街等重点区域绿化和王肃街、通江路、铁路街绿篱景观亮化工程,大黑河岛桥、步行栈道桥、西部天然生态植物园及江天广场投入使用。立面改造装饰楼体65栋,亮化建筑115栋,安装雕塑小品等10组。继续实施了“万棵果树进社区”活动,栽植果树3.9万株。新增城市绿地63.3万平方米,黑河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走在全省前列。爱辉区荣膺“中国花楸第一乡”称号。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