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 惠泽百万龙江困难群众
2011-04-30 13:32: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齐心协力,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建立机制,克服了改革起步阶段的种种困难,基本医疗保障面大幅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医药卫生运行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三年医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4月24日起,本网将推出系列报道,着重宣传各地、各部门在医改方面取得的成效,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建设和谐龙江、幸福龙江作出更大贡献。

  东北网4月30日讯(记者 顾硕)近年来,黑龙江省医疗救助工作以“服务医改全局,促进惠民利民”为中心,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逐步形成了制度衔接合理、资金来源稳定、救助模式科学、管理运行规范的医疗救助格局,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成为社会救助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各级财政共投入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9.58亿元,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373.5万人次,资助248万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体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充分显现。

  多层次医疗救助格局基本建立

  为切实满足困难群体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医疗需求,黑龙江省各地不断创新发展医疗救助形式和内容,从最初的大病救助,拓展形成了目前以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以住院救助为主体、门诊救助为主体,以医疗优惠为辅助,以慈善援助、爱心医院等为补充的医疗救助体系,从多角度、多渠道解决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如哈尔滨市建立了“日常救助和住院救助相结合,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衔接,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联动”的医疗救助模式,构筑起五道医疗救助保障线,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救助效果;大庆市建立了市、区(县)和社区(村委会)“三级服务、三级互动、三级保障”的立体化、全覆盖、多功能的服务平台,并投资1400多万元成立了市爱心医院,对低保对象医药费和治疗检查费减免40%-60%;兰西县组织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免费体检,并对检出患常见慢性病的困难群体实施500元的门诊救助;宝清县专门出台了重特大疾病救助实施办法,实行联合医疗救助工作机制,对符合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开辟绿色通道,民政、卫生部门和医保部门简化工作程序、定点医疗机构免费提供专家会诊,最高救助限额3万元。

  医疗救助水平逐年提升

  随着国家和省级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逐年增加,黑龙江省各级民政部门几次修改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切实提高了医疗救助水平和救助力度。

  目前,全省已有90%以上的县(市、区)取消了住院救助起付线,50%以上的县(市、区)取消了住院救助病种,全省住院救助比例由20%提高到30%,封顶线由4000元提高到5000元,最高封顶线已达到3万元,困难群众享受医疗救助水平增幅30%。

  医疗救助程序更为简便

  为体现医疗救助救急、救难、简便快捷的特点,切实提高医疗救助的时效性,方便困难群众及时就医,在原有门三级审核救助程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即救助对象医疗终结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在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同时,医疗救助费用由定点医院垫付,定点医疗机构定期与民政、财政部门结算垫付的医疗救助资金。

  目前。黑龙江省有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5个市(地)本级和延寿、杜蒙等16个县(市)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部分市县探索实行了医前救助,使困难群众参够住得起院、看得上病。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省民政厅下发了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6月底前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覆盖全省所有市(地)本级,今年年底前覆盖省农垦总局和50%以上的县(市),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结算同步、监管统一的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信息化管理。

  医疗救助管理日趋规范

  各地在推进医疗救助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规范化管理和基础建设,省级先后同台了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和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地方多次调整救助办法,建立了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制度、数据统计信息按季度上报制度、医疗救助人员定期回访制度、公开公示制度、资金发放监审和错办责任追究制度等,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促进了规范化建设。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省民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医疗救助总体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全面取消住院救助起付线和病种,提高医疗救助比例达到50%以上,完善六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全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无缝衔接,全方位、多角度保障困难群体医疗权益,为全省困难群众实现“病有所医”目标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