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0日讯 近日,市老龄办组织人员对全市老年人生存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样本为1260个,达到2009年底哈市老年人口的1‰。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城乡差异,城市老年人生存状况明显优于农村。
农村老人更倾向于和子女居住
调查显示,城市空巢老年人占52.6%,农村空巢老年人占45.6%。丧偶老年人城镇和农村分别为29.3%、26.9%,未婚、离婚老人城镇和农村分别占2.3%、1.3%。城乡空巢老人家庭增加较快,城镇空巢老年人比例高于农村。城市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为35.4%,无所谓的29.5%,不愿意的为35.1%;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为40.2%,无所谓的26.3%,不愿意的为33.5%;相比之下,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与子女生活在一起。
多数老人有自有产权住房
调查显示,城镇79.2%的老人具有自有产权住房,33.5%对住房感到满意,45.8%感到一般,20.7%不满意。农村71.7%有自有产权住房,29.1%对住房感到满意,49.0%感到一般,21.9%不满意。
城市老年人家庭总收入12%比较宽裕;60.4%大致够用;22.0%比较困难;5.6%很困难。农村老年人家庭总收入3.1%比较宽裕;41.9%大致够用;37.6%比较困难;17.3%很困难。城市15.5%的老人认为目前没有基本经济保障,农村77.9%的老人认为目前没有基本经济保障。城市在经济上给予子女支持的老人占32.8%,农村占5.0%。农村需要儿女(孙子女)给生活费的占44.2%。城乡差别较大,农村老年人生活明显比城市困难,而更多城市老年人给予儿女资助说明“啃老”现象在城市远远比在农村严重。
农村老人更愿意入住养老机构
调查表明,城市老年人了解养老机构的占46.6%,其中57.4%对养老机构总体印象一般,9.8%认为养老机构很差,32.8%认为养老机构较好。城市老年人中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占8%。农村地区老年人对敬老院了解的占33.1%,农村中愿意入住养老机构或敬老院的占15.2%,明显高于城市。
城市子女很孝顺和比较孝顺的占84.1%,农村为77.8%;认为子女不孝顺的城市占11.0%,农村为13.2%。城市94.0%老年人家庭子女能够帮助老人买东西、看病就医、做一些家务;农村为85.6%。城市49.0%的老年人经常为子女照看家、做家务、照看孩子等。农村74.6%的老年人经常为子女照看家、做家务、照看孩子等。农村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负担重于城市老年人。
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高于农村
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对自己生活满意的占42.1%,一般的占41.0%,不满意的占16.9%;农村老年人对自己生活满意的占34.2%,一般的占40.0%,不满意的占25.8%;城市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好于农村老年人。
城市老年人担心没有生活来源的27.4%;生病时没有钱治病的29.3%;需要时没有人照料的21.3%;社会不安定的28.8%;子女不孝顺的20.4%;养老金不够用的28.7%;子女失业的39.1%;交通不安全的31.9%;生病时治愈不了的41.0%。农村老年人担心没有生活来源的60.8%;生病时没有钱治病的62.2%;需要时没有人照料的52.0%;社会不安定的25.3%;子女不孝顺的40.8%;养老金不够用的50.1%;子女失业的41.1%;交通不安全的25.9%;生病时治愈不了的55.4%。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由于经济原因产生的担心远远高于城市老人。
农村老人社交状况好于城市
据调查,城市62.8%老年人知道国家有专门保护老年人的法律,农村为33.9%。城市66.7%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邻里之间经常串门的占13.6%;偶尔的占50.1%;从不串门的占36.3%。农村68.6%愿意参加村里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邻里之间经常串门的占26.1%;偶尔串门的占48.9%;从不串门的占25.0%。虽然城市老年人法律意识明显好于农村,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社交状况明显好于城市,说明加强基层老龄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活动和交往场所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