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学生带来的开场舞表演《红红火火大中国》。东北网记者王巍摄
获奖选手合影。东北网记者王巍摄
佳木斯大学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东北网记者王巍摄
东北网5月15日电(记者齐昊 吴琼 王巍)15日上午,以“魅力语言,友谊之桥睦邻友好,深化合作”为主题的黑龙江第二届俄语风采大赛佳木斯赛区初赛落下帷幕,佳木斯大学大三学生张健以486分的总成绩获得该赛区冠军。才艺表演中,精彩的京胡独奏,优美的吉他弹唱,抒情的诗朗诵也为大赛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上午9:00,在开场舞《红红火火大中国》的火热带动下,黑龙江第二届俄语风采大赛佳木斯赛区比赛正式开始。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晓杰为大赛致开幕词。东北网记者王巍摄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晓杰为大赛致开幕词,她说,为进一步促进中俄两国间的交流与发展,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增强黑龙江省在俄语系国家的影响力,树立黑龙江省的良好形象,以“友谊之桥、睦邻友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黑龙江第二届俄语风采大赛佳木斯赛区初赛正式开赛。比赛将充分发挥良好的展示平台作用,赛出水平,赛出成绩,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学俄语、讲俄语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佳木斯地区俄语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为国家选报和储备优秀的俄语人才,为中俄友好事业做出新贡献。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大赛承办单位东北网代表王新宇宣读评分规则。东北网记者王巍摄
作为大赛承办单位东北网代表王新宇宣读评分规则,他说,在选手的语言展示方面,评委将从语音、语调、语法、词汇、逻辑性、思想性、现场表现等方面为选手打分;才艺表演的评分在关注表演水平的同时,还会充分考虑节目中所包含的“俄语元素”。本次大赛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人才,预祝参赛选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绩。
第一个上场的0127号选手王天琦演讲的题目是《建立和谐关系》。东北网记者王巍摄
在以“中俄友谊”为主题的演讲中,选手们纷纷阐释了自己的这一主题的深刻理解。0127号选手王天琦演讲的题目是《建立和谐关系》,今天第一个出场,她并没有表现得很紧张,虽然学习俄语仅一年的时间,但王天琦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在13日的海选中突出重围,冲进了今天的初赛。她告诉记者说:“我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不是特别满意。觉得没有海选的时候发挥好,但是我并不在意,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我只想通过这个平台去看看自己与‘高手’之间的差距。”
佳木斯赛区初赛冠军张健进行演讲。东北网记者王巍摄
说起“高手”,在今天的赛场上张健可是当之无愧,他486分的总成绩震撼了全场。采访中,今年已经大三的张健告诉记者,两年前他曾经以观众的身份坐在台下观看师哥师姐参加黑龙江首届俄语风采大赛,当时,他很羡慕台上的选手能讲出流利地道的俄语。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张健曾以交换生的身份去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学习俄语,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的口语能力大幅提高。终于,在两年后的今天,他信心百倍地站在黑龙江第二届俄语风采大赛的舞台上,用自己的演讲打动了全场的观众。张健说:“展现俄语风采是我来参加这次比赛的目的,佳木斯分赛区的冠军只是一个开始,不管前方的道路如何,我都会坚定地在俄语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担任了两届大赛评委的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壮表示,与上一届大赛相比,本届比赛中零起点的大学生占对数,但是选手表现出的整体水平却很高,语音语调标准,语言表达也很流利。这样的大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舞台,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希望大赛能继续办下去。
佳木斯大学副校长宋远航接受记者采访。东北网记者王巍摄
作为佳木斯赛区的承办单位,佳木斯大学副校长宋远航说:“佳木斯大学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佳木斯大学之所以积极承办本次比赛,既是为我校俄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是检验我校俄语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我校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据了解,共有47名选手报名参加了佳木斯赛区的比赛,在此前结束的海选中19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初赛资格,今天产生的6名优秀选手将代表佳木斯赛区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风采大赛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