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7日讯 桦川县把关注民生作为“十二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生为重、民生为大、民生为先,全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逐步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
大力推进校际条件均衡化。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将完成2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县50%以上的中小学校安装“校校通”设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打造精品、特色专业,建立两个300平方米的汽车修理厂房和机械加工实训厂房。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完成悦来镇中心幼儿园等4个学前教育试点项目。
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大力发展社区民生服务,建设标准化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在9个乡镇分别建设1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加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工作力度,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建立医疗应急培训基地,带动全县医疗水平提升。
加大廉租房、农村泥草房、棚户区改造力度,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新型住宅。“十二五”期末,全县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5%。大力推进滨江生态建设,抓好城镇道路网络化建设,形成三纵、三横道路网。改造升级城镇集中供热设施,新增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建设桦树万吨位净水厂工程,加快供水管网改造,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逐步消除零就业家庭。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星火朝鲜族乡的民族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公开招录优秀大学生充实到事业单位。“十二五”时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推动城乡各类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待遇标准,强化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逐步建立低保标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十二五”期末,职工医疗保险覆盖将达到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达到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全面实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扩建中心养老院。构建困难群众救助网络,定期深入基层为贫困家庭送学费、送信息、送项目、送资金,并建档立案,开展跟踪上门服务。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桦川县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和大型综合体育馆,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文化活动室,建设50个农民健身场地、30个灯光篮球场。以“红色的记忆”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带头人”工程,继续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文化“三下乡“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