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8日讯 他曾是一名警察,一名监狱的副监区长,然而,当记者见到当了20多年警察的刘远航(化名)时,他的身份却是一名网上通缉犯。16日,他在为躲避高利贷逃亡了1年后,因恶意透支信用卡在哈站落网。
当警察遇上麻将
出生在双城市的刘远航从小的理想就是当警察,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如愿考入司法警官学校,毕业后成为我省某监狱一名司法警察。凭着踏实肯干,他从普通民警,一步步被提拔为监狱下设监区的副监区长。
如果不是一次朋友聚会的“三缺一”,或许刘远航的生活会像其他普通警察一样,忙碌、踏实,与妻子和儿子一起过着平凡却快乐的日子。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周末,刘远航和朋友聚会时,正巧遇到别人想打麻将却“三缺一”的情况。于是,从来不玩牌的刘宇航为了不扫大家的兴,在朋友的劝说下,坐上了麻将桌。一场麻将局子结束后,刘远航一算账,他竟然赢了近千元。一起玩牌的朋友都说刘远航是新手,“点儿幸”。
赌徒三部曲
那时,一千元对刘远航来说,几乎是他半个月的工资。这笔意外之财,让刘远航开始对“赌”有了兴趣。看惯了犯人们从做小恶到犯大案的刘远航,此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赌徒之路。
赌徒之初———“小赌怡情”。自从打麻将赢了近千块钱,觉得自己赌运不错的刘宇航加入了麻友行列。最初,他只跟朋友一起打麻将,赌注不过是一两块钱的小“彩头”,每场的输赢在几百元。所谓小赌怡情,刘远航的家人也没有干涉他。
沉迷之中———久赌无胜家。随着参与的赌局越来越多,刘远航逐渐认识了一些所谓的“职业”赌徒。早已觉得每场几百元输赢不够刺激的刘远航,开始从麻将发展到参加扑克、牌九等赌博方式,一场输赢都在上万元。此时,已经爱上“输赢之间,生死一线”刺激的刘远航,忘记了妻子没有固定收入,也忘记了还有个可爱的儿子要抚养。他频繁穿梭在各种赌局中,从没想过与朋友玩牌时经常赢钱的自己,在“赌场”中从来都输多赢少。
终极之痛———举债参赌。输光了本就不多的积蓄后,刘远航开始四处借钱。然而,他借遍了亲戚朋友,却翻本无望。当亲友们知道他沉迷赌博后,再不肯借钱给他。已经不能自拔的刘远航铤而走险,借了七八万元高利贷,然而还是输个精光。从此,高利债主开始上门讨债。2010年,刘远航的妻子无法忍受债主们轮番上门,更害怕上初中的儿子被追债人伤害,与刘远航离了婚。
踏上不归路
妻儿的离去,也没能唤醒刘远航,一心想翻本的他想到了恶意透支,他先后办理了两张借贷卡,在2010年5月至7月间,先后透支近四万元用于赌博。仍然没能翻本的刘远航,为了躲避高利贷,最终选择了逃亡。他先后在哈尔滨、双城等地游荡,靠打零工维持生活。16日11时许,刘远航在哈站售票厅门口闲逛时,被哈铁公安处哈站派出所民警抓获。此时,他才知道,银行因为他恶意透支信用卡,已向北安市警方报案,而他也从一名警察,变成了通缉犯。面对逃犯:赌瘾是心灵的毒瘾
记者:仅凭每月两千块的工资,养家都很紧张,为什么你会参与上万元输赢的赌局?
刘远航:输钱肯定是很闹心。但是,那种为了等待结果而压抑,然后在输赢认定的一瞬间爆发的感觉,尤其是赢钱瞬间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让我放不下。上了赌桌,输赢都只是数字,我甚至根本没了家庭、生活的概念,满脑子都是“赌”,“赢”,“翻本”。
记者:你自己就是警察,还是副监区长,你遇到过跟你有类似经历的罪犯吗?为什么有前车之鉴,你还会沉迷赌博?
刘远航:我当了20多年警察,怎么会没遇到过跟我类似的罪犯,这样的人很多。以前,我觉得我跟他们不一样,我能控制自己,可是我还是走了跟他们一样的路。被他们(警察)抓住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成了通缉犯,当时我的心都凉透了。一年前,我也是穿着警服的警察,现在,我没脸看这身衣服。
记者:我想你现在肯定很后悔吧?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刘远航:赌了十几年,我也后悔了十几年,每次都说不玩了,但根本控制不了。我希望以后能戒掉毒瘾,好好生活。
记者手记采访中,刘远航很配合,也很健谈,对赌博的危害了解得很清楚,坦言自己没能抵抗赌瘾的诱惑的时候,刘远航几次落泪。对于这样一个沦落的执法者,在场的民警在给他戴手铐的时候,都不敢看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