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5月18日讯 近年来,黑河市依托区位及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增加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培育,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市第三产业的龙头。目前,全市拥有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7处,景区建设日趋成熟,一幅幅美丽的边城乐游画卷正在黑河徐徐展开。
根据全市旅游业发展要求,我市每年通过旅游部门策划、规划部门论证、政府审核把关等程序确定重点旅游开发区块,并推出一批具有建设标准高、带动性强、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通过举办推介活动、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业发展,构建逐步完善的旅游发展新体制。“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资8亿元用于旅游景区(点)及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中俄民族风情园、旅俄华侨纪念馆、知青博物馆、《闯关东》影视文化旅游区、二龙山工农业旅游观光区等景区。五大连池风景区、爱辉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卧牛湖风景区、山口湖风景区、嫩江高峰森林公园、逊克大平台雾凇旅游区等景区建设得以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档次明显提高,规模不断扩大。
我市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认真研究国家、省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投向,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旅游服务条件为切入点,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全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促进黑河旅游业蓬勃发展。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我市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着力抓好统筹协调、综合指导、监督管理等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组织编制了《黑河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黑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黑河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黑河市黄金旅游带总体规划》等全局性规划,各县(市、区)制定本地旅游总体规划及20余部重点景区规划,将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重点开发,并将全局性规划与各县(市、区)总体规划及各重点景区规划相结合,形成既统筹全局又突出重点的规划格局,推进景区建设和提档升级。
今年,我市将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抓好《爱辉古城仿古街修建性详细规划》、《锦河大峡谷旅游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及评审工作。围绕特色资源和项目,指导各县(市、区)及市直相关部门做好重点景区和项目专项规划。落实《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黑河区行动方案》,认真谋划,加大政策及资金投入,推进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博物馆、SPA城、格拉球山、中俄民族风情园、爱辉历史陈列馆、黑龙江游船、爱辉古城仿古街、锦河大峡谷、新生鄂伦春民俗旅游区、孙吴胜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同时,我市还将积极完善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在旅游标志、旅游厕所、购物场所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优质的服务。同时,我市将加强景区(点)管理人员培训,培养景区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景区管理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