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上门点滴这种小广告都耳熟能详,这种看似便民的服务,其实暗藏着不少风险。
现象:有需求就有市场
5月17日8点,家住绥化市区八一现代城于女士家的门铃就响了。于女士起身开门,来者是预约上门为她来点滴的。“真准时呀。”于女士像问候老朋友一样亲切地和对方打招呼。“你想什么时候点滴我就几点来。”来给于女士点滴的人一边脱鞋一边熟练地换上拖鞋。然后从包里取出药,配好后用塑料袋兜住药瓶挂到衣架上,消毒、打针,只用三两分钟就完成了打点滴的全过程。大约过了一刻钟,起身告辞,于女士付给她5元的手工费,两人约好明天8点准时见。
于女士说:“我有病就是不爱上医院,后来听邻居介绍说上门点滴不错,打一针5块钱,还能替买药,我有头疼脑热的就找她们来,时间长了就成老主顾了。”
问题:出现毛病维权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我市市区,上门点滴现象十分普遍。这些人多数是从医院退休或从小诊所下岗的医生、护士,少数人是从卫校毕业的学生,还有极少数是“自学成才”的。
这其中隐患是显而易见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无资质很难保证,而且多数人点问滴就走,把打针时出现的风险留给患者。在医院,患者在医生、护士的观察下输液,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能及时得到控制。而在家里,由于没有医疗设备,缺乏专业的人员看护,患者可能在瞬间发生异样情况。另外,出现医疗事故通常需要相关机构承担责任,而在家里打针,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
建议:就近看病到社区
医疗专家建议,其实,离家近、药价又便宜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患者输液的好去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达到了全覆盖,市区居民一般只要步行10至15分钟就可到达。一般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有床和坐椅,输液的基本费用是5元。记者在一些社区了解到,常用药一般都有,而且价格相对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