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23日讯 近日,笔者从依兰县特殊极贫户保障工程启动大会上了解到,今年,依兰县将在全国率先启动“特殊极贫户保障工程”,采取县级领导挂局包扶、各部门全程包扶的方式,对全县92户特殊极贫户进行一对一包扶,从活着的吃饭、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到死亡的丧葬等全方位保障救助。
闫立夫是依兰县道台桥镇头站村居民,2009年因意外事故造成头颅损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常年在外打工,供养年仅5岁的女儿。闫立夫和年迈的母亲生活在4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内,靠低保和亲朋救助维持生计。今年,依兰县把“特殊极贫户保障工程”列位民生工程之首,作为实践哈尔滨市委“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活动的重要载体工程实施,闫立夫一家的困难情况被上报到依兰县特殊极贫户保障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实地走访,正式成为依兰县特殊极贫户保障工程救助对象。今天,闫立夫终于从依兰县特殊极贫户保障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到了特殊极贫户保障证。
据了解,依兰县从今年开始将对全县因生产安全、交通肇事、先天残疾而导致极端贫困的农村家庭,且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能力的“特殊极贫户”进行专项救助。依兰县成立了“特殊极贫户保障工程”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亲任组长,整合了建设局、残联、教育局、卫生局等13家部门单位,采取县级领导挂局包扶、各部门全程包扶的方式对全县92户特殊极贫户进行一对一包扶。
依兰县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此项工程扎实开展。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设立专门资金账户,整合民政、农委、发改、民宗、残联、扶贫等部门向上争取的相关专项资金,统一安排捆绑使用,存在缺口的部分由县财政统一安排,实行动态管理,对纳入保障范围的特殊极贫户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末对极贫户进行核准,确定不再是极贫户的取消其相关待遇,对于符合特殊极贫户条件的困难家庭,全部及时地纳入“保障工程”保障范围,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通过宣传、助捐等方式,唤醒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使更多的社会慈善力量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壮大关爱帮助特殊极贫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