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24日讯 日前,鸡西市分析通报了一季度经济运行形势。一季度,该市克服开工不足、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全力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首季开门红。其中,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9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全省排名第二位。
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备春耕生产形势良好。截至日前,全市水稻、玉米、大豆种植面积计划分别达到237万亩、247万亩和193万亩。春耕资金、物资准备充足,各项农业生产资料下摆到户,“三补”资金3.52亿元全部发放完毕。春耕期间,落实“三代”面积570万亩,推广实施农场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技术,提前一周播种。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提高。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9亿元,增长25.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1亿元,增长18.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8亿元,增长2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6亿元,增长31.6%。实现利税7.6亿元,增长24.5%。煤炭、冶金、装备制造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亿元,增长47.6%,增幅全省排名第三位。全市119个产业项目中有17个项目实现开复工建设。列入省级重点推进的20个产业项目中,开复工8项,产业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较大。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首季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4亿元,增长16.9%。一般性预算收入完成6.8亿元,增长23.7%。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14.9亿元,比年初增加55.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244.8亿元,比年初增加19.8亿元。
外贸进出口增势强劲,招商引资稳步推进。一季度,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增长56.6%。其中对俄贸易实现1.2亿美元,增长131.9%。首季,引进内资项目24个,到位资金6.65亿元。引进利用外资项目2个。
旅游业平稳发展,旅游收入持续增加。该市抓住元旦、春节等黄金假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冬季旅游活动。一季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5亿元,增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