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会散曲犹在 龙江留书香--访黑龙江出版集团董事长李久军
2011-05-30 16:37:58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出版集团与俄方签订文化中心项目。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民教育出版社和黑龙江出版集团共同签署了教辅合作代理协议。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开馆式上,李久军将象征着知识的钥匙交给本次书博会吉祥物“龙龙”。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东北网5月30日讯 (记者 孙晓锐)30日,以“书博天下,智汇龙江”为主题的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在哈尔滨胜利落下帷幕。据统计,主会场参展人数达15万人次,书博会主会场订货码洋达53.5亿元,订货数量3.17亿册。举办了名人名家签售、新书发布会等100余项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

  书博会期间,美丽清凉的冰城夏都哈尔滨给四方宾客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热情好客的龙江人民用激情和智慧将本届书博会打造成一场文化盛宴。

  值此盛会闭幕之际,记者采访了此次盛会的主要承办单位——黑龙江出版集团的董事长李久军,倾听了他对此次书博会的看法。

  提升龙江文化的最佳契机

  21届书博会是首次来到黑龙江这块富饶的黑土地,正如李久军所说的,“此次盛会必将进一步促进黑龙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也必将为黑龙江展示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从筹备此次书博会伊始,黑龙江出版集团便确立了本届书博会的办会目标:弘扬地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强优秀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努力推进新闻出版强省建设,发挥书博会的多元效益,展现龙江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因此,本届书博会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导向,注重营造出"让书籍走进生活,让阅读成为习惯"的浓厚氛围。而本届书博会的主题语“书博天下,智汇龙江”不仅阐释了本届书博会海纳天下图书,汇集天下智慧,博览古今文明,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传播力、社会影响力的理念,也突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黑龙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承办理念。”

  李久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6年开始,国家便将书博会列入“文化发展五年规划纲要”,这说明建设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福祉。因为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一个崇尚读书、人人读书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社会。

  “此届书博会关注全民阅读,促进全民阅读,努力营造全民读书文化氛围,提升龙江人民文化修养。通过开展全民阅读,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让人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才是‘书博天下,智汇龙江’的主旨所在”,李久军说。

  推广龙版图书的有利时机

  特色文化品牌是一个地方最好的名片,而此次书博会就给了黑龙江出版集团一个推广龙版图书的最大舞台。

  李久军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共投入资金2790万元,专项资助了1411种优秀图书,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新闻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在全国业界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版精品群脱颖而出:《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中国古代疆域史》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报刊品牌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格言》杂志创下了最高月发行量116万册的记录,发行量位列全国前15强,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同时,龙江大地呈现出更加活跃、包容、多元的特征,涌现出张抗抗、梁晓声、迟子建、阿成、贾宏图等一大批享誉当代的文坛名宿。这些优秀的图书和作家构成了黑龙江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品格,形成是黑龙江独特的精神名片。

  在此次书博会上,黑龙江出版集团图书订货码洋达到8000万元,同比增长20%,展位由去年14个增至48个,展场面积增至300平方米。如今龙版图书销售在全国图书出版市场上已经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黑土文化正酝酿着奏响21世纪的最强音。


 
对话央视主播徐俐、黑龙江出版集团董事长李久军。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摄
 
大型纪录片《共产党人》首播仪式举行。东北网记者 高长利 摄

  书博会带来跨越新转机

  第21届书博会的成功举办打响了黑龙江出版集团的品牌,增强了龙江出版人的信心,经过大战洗礼的他们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远。

  谈起“十二五”期间企业的发展规划,李久军已智珠在握。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出版集团将全面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实现由行业龙头企业到综合性龙头企业的历史性跨越。2011年至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计划年均增长20%以上,利润总额计划年均增长10%以上。2015年末集团总资产突破3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4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2亿元,跻身行业中游序列。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十二五”期间,集团通过实施以7大战略、35项重点项目为核心的“大项目拉动战略”,作强主业、做大产业、聚集资源、汇集人才、促进发展。通过精品图书战略和品牌化战略,力争年出版图书4000种,每年至少有10种发行量5万册以上的畅销图书,3~4种图书获评国家级奖励。报刊年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亿元,形成图书出版与报刊出版“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

  加快实施新华印刷集团公司制改造,到“十二五”期末,印刷集团销售收入力争突破3亿元,实现增加值1.8亿元。

  重组改制黑龙江省新华书店。到“十二五”期末,集团商品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1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0%。

  同时,“十二五”期间,集团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内、国际出版业的合作与竞争,努力提高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集团将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密切与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等周边国家出版业的合作。目前,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师范大学合作的“俄罗斯•中国文化中心”项目已正式启动,成为集团“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又一重大成果。支持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双语出版基地建设。支持所属出版社开展图书版权贸易和多种形式的国际出版合作。支持印刷企业在俄罗斯设立直营工厂和开展纸原浆贸易。

  通过此次书博会,黑龙江出版集团越来越认识到数字化出版已经对现有出版业形成了巨大冲击。今后一段时间,集团将倾力打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信息服务、数字化内容出版三大运行平台,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基础,积极寻求与互联网、有线电视、电信等跨行业合作机遇,推进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现有产业提档升级,新建项目抢占先机。内聚人气,外联八方,这就是黑龙江出版集团‘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李久军说。

  发展龙江会展经济的巨大商机

  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21届,它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第21届书博会在黑龙江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黑龙江省新闻出版业发展乃至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李久军介绍说,此次书博会吸引了全国千余家出版商前来,直接参会人数达到10万人,这不仅本身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带动了黑龙江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黑龙江现拥有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9419个,新的产业格局、产业体系和发展主体初步形成。有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举办展会的硬件条件也至关重要。哈尔滨的城市建设、发展、环境等综合评价,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十位。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哈尔滨市交通发达,可以满足10万人以上的食宿和出行活动要求。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活跃,会展经济逐渐发达。以哈尔滨市为例,全市拥有各类宾馆、酒店近2000家,其中星级酒店100余家,接待能力15万人。作为本届书博会主会场的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建成使用6年来,先后举办过中国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世界医疗器械博览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全国糖酒交易会等大型展会和体育盛会,具有丰富的承办展会的经验和能力。

  结束语

  第21届书博会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但龙江出版人用这3天充分展示了黑土文化的厚重与深远,展现了龙江出版人的激情与智慧。此次书博会已经不仅是出版界与读者的一次短暂嘉年华,更在龙江人乃至全国书友心中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期待在哈尔滨与书博会再次聚首,愿书香常驻龙江”,李久军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