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富绥松花江大桥架起经济腾飞的“跑道”
2011-06-02 20:37: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日讯(记者 杨林川)汽车还没有驶进施工现场,记者远远地就能看到,建设中的富绥松花江大桥已经宛若一条巨龙屹立在松花江上。虽然还没有完工,但引桥梁吊装已经完毕,桥面铺装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项目指挥王牧兴奋地告诉记者,8月份大桥就可以实现全面合拢了。

  站在江中的填沙岛,记者看到,近700名系着安全带的工人们正在10层楼高的桥面上进行预应力管道的安装,主桥的7个承台即将合拢,正向前吊篮延伸。而与此同时,整个项目的2000多名工人,上百个工程设备正在不分昼夜地工作着。作为我省单孔跨径最大、桥体最长的富绥松花江大桥,它的建设,不仅畅通了当地的交通,更令一座城市在悄然间改变。

  绥滨县与富锦县只有一江之隔,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可就是因为江上没有桥,当地的百姓将两个城市比作两个世界。同样的粮食绥滨的收购价要比富锦便宜很多,可百姓日常买的菜却要比富锦贵出很多,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摆渡过江的运费。

  绥滨县县长康晓峰告诉记者,绥滨县属于国家级的贫苦县,而贫苦的最大原因就是交通闭塞。绥滨县南依松花江,北临黑龙江,最好的出行方式是走松花江,但因为江上没有桥,多年来只能依靠摆渡。70年代,绥滨县的工业在三江地区比较发达,但随着交通制约了商品的流通,招商引资变得十分困难。康晓峰说,也曾经有客商想来绥滨投资,但摆渡两个小时才有一次,过了晚上21时,摆渡就停了,很多客商无奈中选择了放弃。与此同时,绥滨县虽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全省的界江游线路上,唯独绥滨这个节点没有景点。无桥的制约让绥滨县始终发展不起来。

  不仅如此,因为没有桥,三江平原也被分割成了绥滨往西、富锦往东的两个交通体系。采访中,很多市民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家住同江市的张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开车往返于同江与绥滨两地。他告诉记者,每次往返由于必须要经过富锦摆渡过江,因此非常不方便。尤其是等待摆渡的车特别多的时候,在渡口一等就要等上3、4个的小时。如今,随着富绥松花江大桥的建设即将完工,一座“新绥滨城”也即将呼之欲出。

  康晓峰告诉记者,绥滨县是农业县,耕地面积128万亩,过去因为外运成本高,大部分都是旱田。有了富绥松花江大桥的建设,县里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100万亩的水田。同时,和富绥松花江大桥同步建设的工业园区,已经入住了米业、啤酒厂等近1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松花江南岸月牙湖畔建设的中国北方民族园,已经投入使用,使我省形成了从伊春到同江贯通的界江旅游风景线。

  王牧告诉记者,富绥松花江大桥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过去三江平原被分割成两个交通体系的现状。建成后,绥滨到哈尔滨的车程将缩短3个小时。一个完整、贯通的交通圈、经济圈将引领绥滨踏上快速发展的“跑道”。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