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开幕式彩排之江上巡游 一舟江中过美景醉游心
2011-06-03 11:04:42 来源: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2日上午,首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大巡游预演,图为演员们在松花江哈尔滨段狗岛上表演。本报记者 张清云 摄

雄伟壮观的松浦大桥本报记者 张清云 摄

  生活报6月3日讯 哈尔滨境内的松花江,包括从上游双城市境内拉林河口至下游依兰县境内民主屯区段,由西向东缓缓流淌489公里,江面开阔,水量充沛,形成哈尔滨城市中独特的水上风景线。市区段从涝洲至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处全长123公里,流域内的五岛十滩将打造成“近自然”的河流湿地行百里生态长廊,成为哈尔滨这座北方名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9时50分,松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彩排活动进入到了江上巡游环节。伴着一声汽笛声响,开始了松花江湿地游的美妙之旅。乘着这艘游船,记者带您抢先欣赏一下主要景点的美丽风光。

  第一站滨洲铁路桥:观赏松花江上 最早铁路桥

  当游船驶离了防洪纪念塔港口,向西航行一段行程后,眼前出现一座铁路大桥,这座大桥横贯松花江南北两岸,绵延千余米,这座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它就是松花江滨洲铁路大桥。它是现代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起点。1898年正是这座桥的选址建设拉开了中东铁路建设的大幕,大批的欧洲侨民和闯关东者涌向铁路建设工地,短短的几年间就形成了国际大都市的雏形。

  在江上驶过这座桥,我们就从道里区进入了道外区,穿过这座铁路大桥的铁道,就是两个区的分界线,道里、道外由此而来。

  第二站狗岛:体验野餐野浴野营

  船行至狗岛,可充分体验哈尔滨湿地文化里的“三野”生活习俗——这也是受外来文化尤其是欧陆文化影响较大的习俗,就是“野餐、野浴、野营”。最初是一些俄侨的青年男女在太阳岛上开展“三野”活动,他们的爱情在太阳岛上生长,他们的幸福在江畔湿地流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这片乐园,逐渐形成了江边湿地自由快乐的生活情趣,这一习俗也影响了哈尔滨人,于是流行开来。

  多年以后,如今的哈尔滨,仍然流行假日里举家出游的习俗。

  第三站松浦大桥:眺望哈市首座斜拉桥

  乘船继续前行,眼前一座大气而又分外夺目的桥即为松浦大桥。松浦大桥南起道外区南勋街,北至松北区永胜路,全长4公里,主跨跨径208米,位居全国第8位。主线桥梁长度3.45公里,由南引桥、跨江大桥和北引桥三部分组成,桥宽接近40米,双向八车道,两侧各设2米宽人行道,最大高峰每小时机动车流量近万辆。

  松浦大桥为斜拉桥,108根钢缆索的安装也很有“讲究”。该桥对构建哈尔滨公交线路的跨江连接新通道,打造哈尔滨“半小时生活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四站阿什河口:寻访金清两代发祥地

  10时30分,游船行驶到了一片宽阔的水域,这里就是阿什河口。阿什河是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最大的支流,全长257公里。阿什河作为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是女真族人、满族人的圣水,曾经孕育了不朽的文明。如今,位于中游的成高子镇三家子的“伏尔加庄园”就是在原生态的阿什河湿地基础上建设的以俄罗斯建筑、文化、艺术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新景区,同时也是本届湿地节重要线路之一。

  第五站滨江湿地:品赏百鸟栖息潭池密布

  10时50分,游船进入到松花江民主段。滨江湿地,因坐落在道外民主乡和巨源镇,我们也把它叫民主—巨源湿地。它位于下游近郊段,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沿江水上生态湿地保护区。湿地内有万亩蒲田、成片菱角塘,栖息着灰鹤、白鹳、江鸥、野鸡、野鸭、大雁、钓鱼郎等近百种珍稀鸟类和多种鱼类。水域景观丰富,沼泽、滩涂、水面、潭池星罗棋布,湖湖相扣,景象壮观。

  这里还是城市市民水上活动、湿地观光的绝佳场所。今年游客就可以到巨源镇七星岛的水上乐园嬉水,也可以到高档垂钓区放线了;民主乡将来还要建成全国最大的“万亩荷花塘”,那将是无比壮观的景象。

  传说金代皇家选择这里的鱼作为贡品晋献给辽国皇帝,因其肉质细腻、鲜嫩,味纯正、养颜益寿,而成皇家专用之物,八百里加急,专兵护卫;巨源镇有金源文化的重要古城遗址,是我省重大的考古发现。

  第六站呼兰河口:探寻城区内最大湿地

  11时,游船进入到了宽阔的江面,较之我们之前的航道也开阔了许多,这片水域就是呼兰河口。呼兰河口湿地是呼兰河进入松花江后,呼兰河所形成的最后一块湿地。这片湿地是我国目前为止位于城市中心区内的最大湿地之一。从地图上看整片湿地沿松花江北岸呈带状延伸,就像一道美丽的金边,镶嵌在呼兰区的最南端。

  区内拥有大量的鸟类、鱼类,种类十分丰富。呼兰河口湿地区内有鸟类占全省鸟类种数的63%,占全国鸟类种数的18%。湖泡鱼类有66种。自然保护区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宝贵的松花江湿地生物多样性物种库和基因库。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