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4日讯 据省物价监督管理局价格检测中心监测,4月份全省CPI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5.7%,累计同比上涨5.5%。专家预测,5月份全省CPI仍将在高位运行,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容忽视。
据悉,4月份全省CPI环比下降0.3%,全国上涨0.1%,我省低于全国平均0.4个百分点。环比回落主要是蔬菜价格下降14.2%、蛋价下降1.4%、水产品价格下降1%、糖价下降0.2%,拉动食品价格下降1.3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环比呈“六升一降一平”的走势。
4月份全省CPI同比上涨5.7%,比3月份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我省高于全国同比涨幅0.4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呈“七升一降”的走势。
从同比看,4月份我省CPI涨幅较高,仍然是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拉动所至,翘尾影响高于新涨价因素。4月份,翘尾因素对我省CPI同比影响为4.4个百分点,占同比涨幅5.7%的77.2%。
专家分析,食品价格走高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4月份我省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2%,拉动CPI上涨3.4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0.9%。主要原因:一是成本上升推动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中的16类商品价格有15类上涨,除蔬菜价格回落幅度较大外,干鲜瓜果、肉禽及制品、蛋、粮食价格同比涨幅仍然较大,四项共拉动CPI上涨2.74个百分点。二是输入性通胀致使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三是日本地震及核泄漏致使我国食品和日用品大量出口,影响国内供应,价格上行。
居住类价格高位运行是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4月份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7.4%,拉动CPI上涨1.2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1.9%,虽然比3月份涨幅回落了0.8个百分点,但仍在高位运行,主要是住房租金、自有住房价格、建房及装修材料上涨幅度较大,分别为13%、11.7%、4.9%,三项共拉动CPI上涨1.1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9.8%。
专家预测,5月份影响CPI下降的因素,一是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可能影响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下行。二是天气转暖,各类产品进入生产旺季,市场供给充裕,蔬菜等食品价格将继续呈季节性小幅下降的走势。三是各级政府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清理流通环节乱收费,农产品等商品价格会有所回落。推动CPI上升的因素,一是5月份翘尾影响将高于4月份,增至4.7%;二是非食品因素导致物价上涨压力不断上升;三是输入性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导;四是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