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6月8日讯 哈师大附中数学教研组组长、省高考评卷顾问、省数学会普及委员会委员、省骨干教师、哈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韩长城和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哈师大附中张治宇老师,对今年高考数学考卷进行了点评。
两位名师认为,从试题来看,2011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试题整体难度略低于去年。2011年高考数学试卷为今后高中数学教学带来许多启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实行新课标后高考的时代要求,突出复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则是帮助考生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所在,倡导理性思维、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是高中数学教学大势所趋。
试题整体难度略低于去年
综合整张试卷来看,今年数学试题的难度应该略低于去年,尤其是选择填空题中,每个试题基本均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很少有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知识点的问题。
解答题题型及分布位置与去年大致相同,除21题外,其他试题都比较平和,易于考生稳定答题心态。例如:第17题,通过对等比数列基本量求解,得到第一问的通项公式,而第二问所考的等差数列求和问题也是在复习中反复训练的基本问题,较去年数列试题更易得分。第18题,立体几何问题,首先考生对所给图形非常熟悉,利用题中所给垂直关系,易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解决所有问题,而去年的立体几何问题对平面几何的知识要求较高。
选作试题22、24题整体难度与去年相近,只要方法选择合理,这两道试题都属于简单问题。
试题内容稳中有变
例如选择第6题,三视图的问题脱离了以往对面积、体积的计算,而是注重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需要对正视图和俯视图整体认识,构建出几何体的整体形状,判断出侧视图,还需区分好边界线的虚实。解答题第19题,仍旧是概率统计的问题,但从形式上还是有所变化的,特别是第二问通过分段函数给出随机变量的数值,并注重频率和概率的内在联系,而且我们也可以在教材中找到这一问题的影子,更加体现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的特点。还有解答题20题第2问利用导数等知识最终转化为不等式问题,也和以往对解析几何的考查有所不同。
注重对各种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今年高考试题一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三视图的问题侧重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是考查运算能力。试卷中的一些问题,看上去很好上手,可是如果算法选择不得当,很有可能浪费大量时间,还有可能直接导致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例如,选作题第23题第2问很多同学利用直角坐标系进行复杂运算,增大了失误的可能性,而如果借助题干中的向量条件翻译出内在的几何意义会很快得出结论。
三是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例如第16题需要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角关系进行转化,从而将求边得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还有解答题第20题,第1问中求曲线方程,如果直接翻译代数语言也能求出,但运算量相对较大,如果能恰当地将向量语言转化为几何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是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选择第12题,往往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本张试卷也不例外,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结合方程与函数零点的知识,这道题并不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