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山河屯林业局发挥党组织作用 推进林区产业发展
2011-06-08 13:57:4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旭光 杨林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8日讯 (张旭光 记者 杨林川)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山河屯林业局党委以“双推双建”活动为载体,坚持“生态立局、旅游兴山、产业强企,特色富民”的发展战略,突出围绕“能力建设、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稳定和谐”抓党建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思想引领、组织保障、队伍凝聚、致富助推的作用,使党组织建设成为林区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本,动力之源。

  抓观念提升,解放思想助力产业发展

  山河屯林业局党委把发展产业,强局、兴企、富民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几年来,全局各级党组织突出“铸魂、塑人、凝神、聚财”的工作主题,就如何“放大旅游资源优势、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缩小与大局强局的发展差距”进行思考研判,大力开展“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创建活动。组织班子成员和基层领导干部赴绥棱、兴隆、江浙等地学习考察,补脑提神;举办“学先进、找差距、奔高标、快发展”电视论坛,解放思想。并以“三看三比”为切入,从“认识观念滞后、产业发展不足、职工收入偏低、作风转变提升、改革力度加强”等五个方面打开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以“刨根问底、求深求透,虎啸山河、真抓实干”的精神,推动产业“赶超发展、提速发展”。几年来,举全局之力在旅游产业上投入8000多万元,凤凰山生态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管理、设施、服务、经营日渐发展。今年预计全年旅游门票收入可达2000万元,拉动区域经济超亿元。

  抓组织建设,凝聚队伍推动产业发展

  几年来,山河屯林业局党委把解决个别领导干部因学习不够,思想陈旧、观念落后慢作为,个别班子思路不清、发展滞后,群众不满意的不作为问题,作为班子建设重点强力推进。坚持以德选人、以能用人、以绩看人、以廉评人、以学识认人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在建“有行动、让百姓心动的班子,有作为、发展成果让职工共享的班子”上下功夫,倾力为林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全局各级党组织,就如何从“发展的高度认识党建工作、从自身价值中体现党建工作、从企业大局中探索党建工作、从困难困境中崛起党建工作”进行立题思考,深入开展克服“三个危机”(能力危机、信任危机、作用危机),提升“四种能力”(学习武装创新发展的能力、致富一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改变面貌科学发展的能力、民主施政和谐发展的能力),突出“四度考核”(思路清晰度、发展提升度、班子和谐度、群众满意度),争当“四手竞赛”(引领致富的旗手、执行制度的操手、落实工作的推手、化解矛盾的高手)等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全局各级班子在产业发展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作用力。

  抓典型带动,示范引路促进产业发展

  在林区产业发展中,山河屯林业局党委充分发挥“班子的核心、组织的桥梁、干部的旗帜、党员的灯塔”作用,积极探索“支部加协会”的党建工作模式,通过能人带动、大户辐射、股份合作等有效形式,深入开展“支部有基地、党员有项目、职工有门路、群众有收入”创建活动,树典型、建网络、搭平台,组织“各路”能人成立旅游、中草药种植、林蛙养殖、甜玉米种植、食用菌培植协会,采取组织吸引,能人带动的方法,引导职工群众走致富发展之路。全局先后选树了凤凰山家庭宾馆经理李彦国、养蜂能手候加新等发展自营经济典型,积极推广铁山经营所小眼单片木耳栽培技术和供应科贷种兔培育养殖户的做法,通过组织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举办发展特色经济现场推进会、召开“姐妹手拉手致富路上一起走”座谈会等,外邀专家,内请能人,面对面启发观念、手牵手传递技能经验,引导职工群众致富发展。

  抓服务保障,为民富民拉动产业发展

  推进产业发展,引领职工致富,必须在战略思维上实现转变和跨越,山河屯林业局党委提出了“知识转型、能力转型、组织建设转型、替代产业转型”的四个转变理念,不断强化各级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作为。

  建壮项目,拉动就业。全局由独木支撑向林区产业多元化发展,去年招商引资130亿元即将建设的东北最大的风能蓄能发电项目和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稻糠浸油加工项目,成为林区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建强产业,提升效益。在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支柱产业、三木制药作为龙头产业、甜玉米食品加工作为富民产业全力培育,重点拉动,放大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延伸产业链条,上半年三木药业实现利润185万元,有三个品种进入全国医保药目;甜玉米冷冻加工业签订种植合同1200公倾,签约种植户400余户,富余人员从业500多人,青储秸秆饲料项目全面竣工,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显现生机。建好基地,辐射发展。围绕凤凰山旅游,全面打造百里经济带,在与凤凰山相邻、相近的林场所建立千万袋食用菌,百万尾鱼、百万只林蛙,十万只鸡、十万只兔、十万亩蔬菜,万头猪、万箱蜂,千只羊、千头牛等绿色特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增加致富收入,通过建立山特产品购物市场,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等,带动和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惠及百姓,措施扶持。全局采取下发小额贷款、与绥化技校联办培训班、组织下岗职工到哈市等地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为122户发展家庭经济的贫困户开展“送信息、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的四送帮扶活动等积极为职工群众致富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