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9日讯 牡丹江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紧紧抓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打造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品牌、富民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牡丹江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8%;高出全国平均30多个百分点,境内有镜泊湖、莲花湖和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三大水系;全市“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天然原料车间。其中火山岩大米、寒地果、优质大豆等享誉国内外。
牡丹江市制定了《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建设规划》,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引进和培育了红星、皓月、雨润、鑫鹏、响水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0户。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320万亩,占耕种总面积的49%: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533个、加工总量42万吨;建成了10万头国家级绿色肉牛养殖基地和20万头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24.4亿袋(块),占全省的50%以上,荣获“中国食用菌之城”和“中国肉牛之乡”等荣誉称号。
牡丹江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境外农业,鼓励农民经营主体“走出去”,把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到国外,加强与俄、日、韩及台湾地区的农业合作,目前,在俄罗斯种植面积达到316万亩,占全省的49.%。我们生产的绿色(有机)食品产品已远销到俄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牡丹江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到320万亩、认证产品200个,“三品”加工总量120万吨。新建和完善养殖小区50个,养殖大场320个;食用菌种植规模扩大到24.4亿袋(块);果菜、北药等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全市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总量实现70万吨,销售收入6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600元;到2015年,全市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总量实现70万吨,销售收入60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50%,可使农民的年纯属收达到1.8万元,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把牡丹江市建设成全国绿色有机食品品牌中心、研发中心、集散中心和展销中心。
目前,牡丹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6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53元,同比增长20.7%,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农村最富裕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