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曾是李兆麟与冯仲云秘密接头地点 红色遗址天泰栈被拆
2011-06-10 09:32: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杨宇 郑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天泰栈原貌

 天泰栈现已被夷为平地

  东北网6月10日讯 6月2日,哈尔滨市天泰栈——“李兆麟与冯仲云秘密接头地点”被夷为平地。天泰栈为哈尔滨市第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建筑已更名为历史建筑)。“巴洛克”街区内又一保护建筑被拆,市民不禁质疑,消失的保护建筑究竟由谁来管?

  曾是革命秘密接头地点

  6月9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与景阳街交口,看到天泰栈这栋保护建筑已经被拆。透过印有“一个讲述老道外故事的地方”字样围栏的缝隙,可以看到原天泰栈所在地已经被残砖断瓦取代,变成了一片废墟。经询问靖宇街上几家商服的经营者,他们都说,6月初的一天早上,大家就发现街口的老建筑不见了。

  “天泰栈被拆除了!”3日早上,曾一智在北京接到电话后,久久不能平静。“还是没保住……”她喃喃着,话语中带着遗憾和悲愤。

  曾一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今年3月,记者在采写《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的一声叹息》时曾采访过这位专家。

  曾一智说,天泰栈历史沿革清晰,历史资料也较为丰富,不仅有老照片、经营者姓名、经营规模等历史记录,还有当年地下工作者的回忆录及党史研究者的文章可以佐证,具有珍贵历史价值。

  天泰栈不仅是哈尔滨的老旅馆,还是抗战时期李兆麟将军初来哈尔滨与时任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的接头地点,也是国际情报组织东北地区情报组负责人庄克仁与负责收集侵华日军情报的情报员的接头地点。这座建筑作为接头地点有很多优势,其不仅与主要街道靖宇街、景阳街、纯化街交界,还能从纯化街进入仁义巷、新市巷、染坊胡同、桃花巷等小街。

  无用的“申保”努力

  2009年10月,文化部公布实施《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后,曾一智曾向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递交多份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其中涉及道外区的就有天泰栈。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在接到申请后立即予以认定,因此,天泰栈旧址已经具有不可移动文物身份,而其建筑艺术的价值也被肯定——在几年前,这处旧址已被哈尔滨市规划局纳入第四批拟定的保护建筑范围。2010年10月正式公布的哈尔滨市第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建筑已更名为历史建筑)中,天泰栈旧址依然在册。


  2010年,“商业金融业用地”的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启动一年多的施工过程中,天泰栈尽管被拆了门窗、隔断和楼板,但大梁和屋顶还没拆,不像其他建筑都拆成一堵墙。因为这里处于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的最核心部分,是规划部门多年来始终重点保护的对象。到了2010年4月初,这里才蒙上绿纱网。很多哈尔滨市民都在推想这是在进行修缮。但是没想到这栋保护建筑在6月2日一夜之间消失了。

 

  “在建党90周年前夕,又一处革命遗址因经济利益永远离开我们,离开哈尔滨。”曾一智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消失的建筑归谁管?

  从中华巴洛克改造工程动工,大拆屡禁不停。曾一智在得知天泰栈被拆后,就向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名城保护处和规划执法监察局举报。但规划执法局说,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能直接向他们举报了,必须通过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曾一智只能向12319反映了这一情况,但至今还没有回音。

  记者通过市城乡规划局的网站查询到天泰栈属于哈尔滨保护建筑,但就天泰栈被拆一事咨询市城乡规划管理执法监察局时,该局的工作人员同样表示,必须先通过12319反映情况,再由12319统一分配给他们局里才能处理。而在拨打12319反映此事后,截至发稿前,该热线还没有给出回复。

  天泰栈

  “中华巴洛克”,就是中国化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这种建筑为“前店后宅”的四合院式民居商市建筑,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而立面上的装饰又以蝙蝠、石榴、金蟾等具有传统吉祥意义的图案为特色,属中西合璧式建筑。现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改造区域为——北起道外区靖宇街,南至南勋街,西起景阳街,东至南四道街。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