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10日讯 作为我省农业大市的齐齐哈尔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齐齐哈尔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齐齐哈尔市将全力搞好水利化、机械化建设,抓好生态建设,增加农业投入,巩固提高农业综合产能,提高农业生产保障条件,加快农村民生改善。
搞好水利化 推进水源工程建设
今年,全市抢抓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机遇,抓好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加快花园水库、江西灌区立项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抓好省推广的动力喷灌项目争取工作,提高节水灌溉标准和水平;推进尼尔基下游配套灌区建设,加快卫星运河、兴旺、富西、富南灌区的建设步伐;修订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黑土区治理工程和三大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做好花园水库下游灌区、哈大齐工业走廊江西堤防工程、尼尔基直供灌区等重点工程的前期工作,为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奠定基础。
全力抓好抗旱工作,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蓄水、引水、提水、节水并用,开展水源工程建设,新打各类抗旱水源井5000眼,新建拦蓄工程20处,新增喷灌4000套,控制面积40万亩,使旱灌能力达到690万亩,坐滤水种达到1200万亩。加大水田开发力度,新开发水田30万亩。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打人饮井200眼,解决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完成45万亩治理任务。同时,抓好国土部门争取到的“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示范建设”项目,使用好国家和省无偿投入的5.45亿元项目资金,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推进机械化带动土地规模经营
2011年,齐齐哈尔市借助全省加快发展大型农机合作社的机遇,在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各县(市)、区加大沟通、协调、争取力度,抓好新增50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建设。部分县区牵引机械基本够用以后,重点发展配套机械,特别是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马铃薯种、收机械上下功夫,优先选购农业生产上的大型农用机械。
抓紧完成去年新建的101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场库棚建设,全部通过省验收,确保每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带动土地规模经营5万亩,使770万亩规模经营的耕地实现全程机械化。各县(市)、区抓好以实施深松整地和推广保护性耕作为主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抗旱、防涝、增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和深松整地补贴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快机改电步伐,优先解决水田机改电问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抓生态建设 让青山绿水永驻
地处我省西部旱区的齐齐哈尔市,今年将重点抓好防沙治沙、村屯绿化、宜林两荒和废弃地绿化等工程建设,对不适合大机械作业的农防林和不产生效益的薪炭林进行改造,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发展林下经济,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实现“面积、蓄积和效益”三增长。今年,造林绿化要达到20.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9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
推广拜泉县生态建设和泰来县庄园治沙经验,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土地沙化、碱化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