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棚室种出“太空蔬菜”
2011-06-13 15:59:21 来源:东北网-大庆日报  作者:卜宪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3日讯 一亩航椒产量4500公斤,一根成熟的豇豆1米长、茄子重3斤……这些神奇的“太空蔬菜”,眼下已在大同区高台子镇农民吴迪的棚室里扎下了根。大庆市与航天科技五院合作,使北方航天育种基地成功落户大同区,并开始结“果”,目前种植“太空蔬菜”的棚室达26栋,大庆棚室种出了“太空蔬菜”。

  航天育种是在空间环境条件下加速生物体的变异,利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使作物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航天作物的特点为可提高产量、抗病能力强、口感好、耐储运。

  据了解,大庆市正在争取把优质作物品种,通过航天器搭载上天,经过遴选培育,建立种子科研开发基地。通过培育繁衍,建立北方航天育种基地,基地总规划面积10.8万亩,重点建设“一心、两园、三带、四基地”,即以大同区高台子镇为中心,规划航天品种种植园和航天品种展示园,建设航天种子粮食、航天蔬菜和特色作物三条产业带,建立原种生产、制种基地和航天品种示范推广、科技展示教育基地,从而实现农业种子的产业化发展。

  在高台子镇,棚室主人吴迪领记者来到大棚里,记者看到了第一批出芽的“太空种子”种苗,三叶苗或四叶苗正毫无顾忌地生长开来。据吴迪介绍,这些“太空种子”出芽率在90%以上,从苗情看,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大同区副区长冯小平说,今年,大同区与中国航天科技五院继续加强合作,在去年成功试种12栋大棚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到26栋,引进航椒、航茄、超大南瓜等33个蔬菜品种,在大同镇、高台子镇、林源镇三个生产基地进行了种植示范。

  这些“太空蔬菜”能长成什么样?吴迪介绍,去年春季虽然受到低温多雨气候条件影响,但航天试验品种作物各项监测数据和作物性状表现良好。试种的豇豆航豇2号长度平均为91.1厘米,最长达120厘米;黄瓜瓜长30至35厘米,肉质厚,质地脆嫩,45天就可采摘,播种60多天后亩产可达5000公斤。太空架豆生长期更长,能抗毒病、锈病、细菌性疫病等,亩产可达3000公斤。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