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记者从哈市水文局了解到,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达到116.48米,比往年同期高一米左右,高水位对松花江周边的湿地形成补充,湿地植被都被充分滋润,反过来湿地也发挥了“城市之肾”的作用,松花江八成江水的杂质被湿地净化。
高水位带来契机
据水务局有关专家介绍,自从1998年以后,松花江哈尔滨段一直没有出现过高水位,导致部分湿地在十几年内没有经历正常的冲刷和浸泡,缺少了湿地需要的自然变化。
而今年由于上游的第二松花江、嫩江和拉林河等都呈现涨势,同时还有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调蓄,使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比往年同期的水位高出1米。高水位就代表“水大”,这对湿地植物的生长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充分滋润湿地植被
松花江的源头在长白山,植物种子随江而下,来到哈尔滨段生根发芽,所以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植物几乎涵盖了松花江沿岸的所有植物科目。
专家说,哈市周边的湿地多是一些沙地土壤,在沙地下是有一层淤泥土地的,这层淤泥富含植物生长的养分。当水位高时,水流流速变快带动沙土,而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沙子沉积形成了沙层,一些微量元素、淤泥也逐渐沉积,形成了有养分的淤泥层,一些植物的种子夹杂其中,孕育生长,所以说今年的高水位滋润了湿地植被。
湿地净化江水
湿地有着“城市之肾”的称呼,净化水质也是湿地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据哈市水务局刘晗介绍,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中杂质,有八成被湿地净化。
据专家介绍,净化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水生植物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提高水的纯净程度;其次,水中的一些矿物质和化学物质,都会被湿地植物所吸收,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吸收、减少;最后,一些植物死亡腐烂后,形成生物菌,成了水质中养分,给动植物带来补充,不断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