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技术与文化并重 哈洽会助力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
2011-06-18 11:14: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洽会上首现中医药展区。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我省著名中医现场展示望、闻、问、切四诊。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东北网6月17日讯 (记者 王蕊)在二十二届哈洽会的展馆内,位于B馆的中医药展区无疑成为了本届哈洽会的亮点。远处望去,红砖绿瓦,古色古香,被划分的医疗、教育、科研、产业、保健、教育5个板块的特色展区吸引着过往的人群,让许多来往商客耳目一新,流连驻足。它的首次登场,不仅让众商客领略到了我省中医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更打通了我省中医药事业迈向世界的新路径。

  中医药展区成“哈洽”亮点 中医资源受青睐

  “医生,我常年有头疼的毛病,您给我诊诊脉吧。”

  “大夫,我的肩颈部特别的酸疼,时间久了,就会偏头疼,怎么办啊?”

  上午9时许,记者进入中医药展区的现场义诊区看到,早上刚刚开馆半个小时后就已经有10人在排队等候中医专家为自己号脉诊断了。刚刚诊治完,让来自沈阳的孔女士显得很放松,她告诉记者,最近手腕部一直觉得不适,没想到今天不仅能在哈洽会参展,也能接受中医专家的指导和治疗,现在专家给开了方子,自己心里就有底了。

中医药展区吸引了中外客商前来体验。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一位俄罗斯籍的商客也好奇地坐下来,询问他颈椎不舒服的问题,董教授边按摩边向他的翻译讲解着。随着推拿的进行,这名男子的表情一点点明朗起来,不断地向董教授竖起大拇指,笑着说,“感觉现在病就好了一半。真棒、真棒!”

  记者在展区内看到,不仅有德高望重的大师级中医出诊,凭着望、闻、问、切就可制定处沉疴、驱痼疾的良方,艾灸、针对、推拿等保健养生方法也成为大家不可侧目的一部分,整个空间展示了“行走坐卧皆可养生祛病,吃喝玩乐均能益寿延年”的中医理念,充满着“天人相应”、“回归自然”的文化,让来往者赞叹不已。据了解,仅一天的时间内,中医药展区就接待了近5000人,百余名外国客商接受了中医药服务,对中医药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清晰、完整的认识。

  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技处主任付新表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名医辈出,名科林立,数字恰恰是最好的一种证实:中医医院133所,国家重点专科24个,省重点专科100个;如肾病科、妇科、脑病科、血液病科等都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我省现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74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3名,省名老中医9名,省名中医224名。作为省中医药教育中坚力量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列入同类院校第二名,医药院校第四名。这样的医疗水平和专家队伍无疑成为我省中医药发展的宝贵财富,本次在展区内设置了4个看病就诊点,就是展示我省著名中医高超医术的最佳舞台。

  刚刚结束上午出诊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一病房主任盛国斌兴奋地说到,随着针灸申遗的成功,针灸、推拿作为绿色疗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加之我省的中医医疗能力逐年提高,为中医走出国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场出诊,便是用最生动的形式展示着我省的医疗资源。


被赋予中国特色包装的小药囊让众多参展商客驻足。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小药囊展我省中医风采 中医创新发展成果丰

  就在中医药展区入口处的柜台前挤满了人群,走近后记者看到,柜台上摆放着独具中国特色的小囊,还散发着药香,经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小的药囊是针对流行性感冒而研制的预防性外用药,只需佩戴,即可减轻患病的几率,极受欢迎。

  “可别小看了这个小药囊,里边的抗流感散的临床应用在2010年获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三等奖。”一旁的鹤岗市中医院院长孙志彬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上医治未病”。为了体现这一中医理念,鹤岗市中医院结合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研制了防治流行性感冒的外用药。而产品在同类市场上的独一无二,以及具备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正是获奖的最主要原因。目前,这样的奖项对医院创新研究是极大地鼓舞。王国才表示,目前,小药囊的出现只是我省中药研发和制成领域里的缩影,在省内,各医疗机构的中医药研制成果遍地开花。在全国遴选出10个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我省占其中一个,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剂改革基地、科技部重要研发技术平台等二十余个各级各类科研支撑机构捷报频出。

  目前,我省的北药种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相当一部分地区已形成了初步的北药产业链条。如今,北药的概念从最初以黑龙江特有的补益中药材的种植和中药研制的单一概念扩展延伸为整个龙江药业,涵盖了全省生产的中药材和中成药、化学药品、生物制药、保健滋补药及保健功能食品。“世一堂”牌传统成药、“宝葫芦”牌中药粉针、丹参粉针剂在技术和规模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岑百清肺浓缩丸、复方青龙衣胶囊、血畅胶囊、旨益胶囊享誉全国,“葵花”牌、“黑宝”牌、“世一堂”牌等叫得响的品牌也已成为我省一张张对外宣传最好的名片。


中医药精髓——人体经络穴位与知名北药展示中医药展区。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强化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 打通迈向世界新路径

  王国才认为,中医药事业是融医疗、教育、科研、保健、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具有较高的对外经济交流的潜力。在强化我省自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医药,可以拓宽中医药服务空间,空大中医药服务对象,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政治与经济意义都十分重大。

  近年来,我省在摸索中初试医药教育的形式推广中国文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英国伦敦设立了孔子学院,在全球300家孔子学院中名列第一,如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在校留学生可达400余人。在这样的影响力下,我省相继与世界其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办学的联系;同时,由旅游公司组织的俄罗斯游客到我省接受中医医疗保健,仅去年一年就在20万人次以上。

  在我省中医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我省将在各口岸城市中医药机构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据王国才介绍,尽管我省根据目前对外合作的3种形式,我省已经做足了准备。针对境外服务,加强15个对俄口岸县市中医院的建设,面向俄罗斯为主的境外客商,让外籍客商接受中医药文化;凡是签约了友好省份的州,提前为他们做医疗职业水平鉴定,最终,对方可凭借我们的资格水平鉴定雇佣医师,为外籍友人创造一个放心的医师雇佣环境;针对以商业人形式在国外办医院,考虑到俄罗斯等国办医院有限制,目前,我省将目光转向用养生保健,转手去做康复保健中心。在此过程中,转变让外国人对中医的观念,让他们从好奇中医药变成对中医药感兴趣,从感兴趣到尝试,从尝试到信任中医药。

  据悉,哈洽会开展仅3天时间,就已有匈牙利、俄罗斯萨哈林州等5个国家、地区的领导前来洽谈合作办医院。“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载体之一。而哈洽会是难得的展示平台,我们希望在此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医药,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增加对我们的认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在采访间,王国才向记者倾诉了他心底里最殷切的期盼,脚踏我省丰厚的中医资源,走进哈洽,走向世界,黑龙江中医药已经蓄势待发。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