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9日讯 题:哈洽会上的“金”字招牌助力龙江经济发展
记者 顾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源泉,是项目建设的保障。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银企对接推动项目建设

哈洽会经贸合作签约项目银企对接,合作意向项目55个。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项目建设,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了更好更快发展……明确的发展思路,为金融业提供了最大利好。
黑龙江省项目建设不仅存在大量融资需要,而且伴随着项目质量的不断提升,有效信贷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
去年以来,黑龙江省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将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等十个产业列为全省“十大产业”。为配合项目建设做好融资工作,今年1月黑龙江省在鹤岗市举办了全省煤化石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银企对接会议,参会的12个重点煤化石化企业贷款需求达到165亿元,银企双方初步达成了近130亿元贷款意向。今年2月全省2011年产业项目推进会银企对接专题会议上,13个市(地)109个产业项目与22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接,总投资684.6亿元,贷款需求总额206.6亿元,金融机构现场对36个项目授信89.7亿元贷款,为黑龙江省产业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银企对接实现“双赢”目标
“通过银企对接搭建双方沟通信息、促进合作的良好平台,能够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和银行信贷缺少有效载体这一矛盾,对于银企公同发展、实现‘双赢’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翟广照的一席话深入人心。
近年来,黑龙江省金融业经过改革和创新发展,规模和实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迅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与比2005年末相比,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6347亿元,增加8918亿元,增长120%;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924亿元,增加6668亿元,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7391亿元,增加3666亿元,增长98.4%;全省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7.4亿元,减少510.4亿元,不良贷款率1.3%,比下降23.4个百分点。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各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也得益于项目建设的牵引和带动。
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信贷支持,银行也需要发掘优质客户。“第二十二届哈哈会参与对接的94个经贸签约项目,项目来自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矿产经济产业、煤化石化产业等9个重点产业,质量很高,也很实,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组织金融机构与经贸签约项目对接,就是让金融机构提前掌握信息,为培育优质潜在客户建立良好基础。”银行业代表感言。
项目单位介绍有关信息、提供详实资料,认真答复金融机构的相关咨询;金融机构对项目单位进行信贷专业指导、提高信用等级、完善相关信贷条件……
项目单位公开相关信息,全力配合金融机构的贷前调查;金融机构要积极帮助企业完善贷款条件,“量身定做”项目建设所需的金融产品……
商谈如火如荼;合作指日可待。双方力争实现签约项目“早上马、早建成、早投产、早收益”的目标。
加强银企协作、促进银企共同发展任重道远。

哈洽会上的绿色食品产业展区。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生物产业展区。东北网记者 李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