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市2011年中兴10项重点工程发布方案 项项惠及民生
2011-06-24 08:34:33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董艳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4日讯 哈市2011年中兴建设10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昨天正式发布,分别在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棚户区改造、“三沟一河”整治、维护修缮既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居住区、建筑遗产保护利用、重要节点景观改造、公用服务设施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城市洁净等10个方面确定了今年启动和需要完成的重点项目。

  8月15日前,重点完成哈东路、水泥路等部分路桥建设工程;基本完成首批棚户区改造的房屋征拆;全面完成既有居民庭院改造和维护修缮任务;完成“三沟”整治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达到环保验收条件。10月15日前,重点完成阳明滩大桥等城市路桥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既有建筑居住性节能改造,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完成铁路环线两侧30米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和绿化达标。11月15日前,除部分工程需跨年度实施外,10项重点工程的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道路交通工程: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0条、桥涵24座

  进一步完善老城区路网框架,加大城市外延性道路建设力度,结合江北水城的建设发展、东部松江湿地的旅游开发、南部工业新城的外延拓展、中部老城区交通疏解畅达的建设布局,全面维修城市道路,重点实施城市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板块”路桥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0条、桥涵24座、城市出口道路9条,有效提升城市道路完好率和承载通行能力。

  轨道交通工程:启动建设哈西联络线和1号线南延段

  加大地铁1号线在建工程的推进力度,同步跟进实施相关配套工程;启动建设哈西联络线、1号线南延段及2号线重要节点预留工程建设;编制完成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积极组织地铁建设近期规划评审、报批,为确保2012年地铁一期工程竣工调试和地铁建设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持续推进地铁1号线建设。除博物馆站外,完成其他区间隧道全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49个出入口和35个风亭主体结构施工,启动博物馆车站建设。

  ———开启地铁新线路建设。结合哈西客站建设,实施地铁联络线工程。完成全线暗挖区间1880延长米的初支施工和明挖区间的主体结构施工。

  棚户区改造工程:提供廉租房5200套、公租房1.1万套

  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任务,确保主城区重点地段棚户区征拆净地,二环内零散棚户房彻底拆除干净,铁路环线30米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率先实现拆除整治达标。

  加大棚户区改造的住房保障力度,以棚户区改造为载体,直接改善约5.5万户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具备廉租资格、经济适用住房资格的困难家庭全部实现应保尽保,低保家庭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通过棚户区改造,提供廉租房5200套、公租房1.1万套。

  “三沟一河”整治工程:“三沟”污水截流,一河完成清淤

  围绕松花江污染防治的环保目标,加快实施“三沟一河”治理改造工程,实现何家沟、马家沟、信义沟“三沟”全线污水截流;“三沟”配套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投用,达到环保验收条件,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启动河道治理、沿河绿化和清水水源工程,马家沟、何家沟核心区段实现清水入河;阿什河按照计划全面完成河道清淤任务。

  既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居住区维护修缮工程:两年前改造庭院全面修缮

  全面加强既有道路、园林绿地、公交站廊、交通护栏、各类杆体等设施的维护修缮,修复城区内破损塌陷的车行道、人行道,扶正补齐歪倒残破边石,整修破损的各类桥梁和地下通道,整修桥涵扶手、踏步、路面、墙壁和照明等设施。

  对全市剩余的具备改造条件的500个居民庭院进行整治改造,同步新建社区休闲广场50处,基本实现居民庭院环境建设全覆盖。全面修缮2009年以前实施改造的居民庭院,复检整修2010年市直机关包保整治的庭院环境。

  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按原风貌修复哈尔滨机联机械厂

  对位于南岗区海城街的欧式建筑群落进行保护性改造建设。续建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同步实施周边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对位于中兴大道与哈西大街交会处,前苏联援建的哈尔滨机联机械厂存留的2.2万平方米3座厂房进行保护性改造,按照原有风貌修复建筑立面,恢复周边生态植被,植入现代商服业态,建设文化休闲购物区,让市民在休闲购物中感受哈尔滨老工业基地的文化神韵。

  重点景观改造工程:启动建设规划展馆和人民广场

  实施经纬街北端、松花江沿岸空间改造建设。重点启动城乡规划展馆和人民广场工程,于年底前完成2万平方米的城乡规划展馆主体工程建设,适时启动3万平方米的集游憩、演艺、集会、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人民广场建设,打造功能布局合理、文化特征显著、欧式风格鲜明的窗口形象建筑和亲水文化新空间。

  实施哈西客站新区域空间建设。重点配合哈西客站主体工程,完成10万平方米的站前集散广场建设,配建公交站场等关联设施,同步实施3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建设,塑造丰富现代城市功能,展现鲜明时代特征的地域空间,形成依托铁路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客运交通枢纽新形象。

  公用服务设施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各类管网295.2公里

  着眼保障群众生活、维护城市运行、服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统筹组织实施城市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服务设施改造建设,增建源头设施,更新老旧管网,改造调控泵站,拓展服务区域,新建改造各类管网295.2公里,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地400公顷,新植树木70万株

  结合路桥建设、内河治理、区域整治、棚户区改造规模实施增绿扩绿,因地制宜搞好生态绿化、园林绿化、景观绿化;结合季节特点和重大活动,运用多种手法、多彩植物美化城市环境空间,增添城市季节美感;结合主干街路、公园广场和城市建筑,布设丰富多彩的灯饰景观,扮靓哈尔滨夜色形象。新增绿地400公顷,新植树木70万株,城区美化亮化拓展规模、提升水平。

  城市洁净工程: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5%以上,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

  进一步改善城市卫生状况,细化标准控制,改进作业方式,机械化作业率达到45%以上,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有效发挥市区街三级管理网络的整体作用,大范围推进清扫保洁、垃圾收运、污物消纳、乱象治理等洁净工程,努力保持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常净常新。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