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6月24日讯 “公办养老院条件好,可是想入住得排号等着,家附近个人办的老年公寓条件相不中,而且最近都在改造。”近日,哈市的孙大爷有了入住养老院的想法,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他说,自己身边的人也在议论养老的事,总觉得哈市的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院不太够用。
21日,记者从哈市民政局了解到,前不久,该局对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哈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42.64万人,其中,市区73.7万人,占51.7%。哈市老年人口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约增长4.2万人。目前,哈市城镇约有95%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5%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
现状 5.7万老人争1.1万张床位
据了解,截至2010年年底,哈市有各类养老机构214家,床位总数11572张,其中:公办的5家,床位3331张;社会力量办的209家,床位8241张。目前,哈市城市养老机构的床位数比2007年年底增长了78%,可是哈市有5.7万老人需要社会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这就意味着5位老人在争一张床位。
措施一:
改善公办养老院条件
增加床位
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老人的需要,哈市政府逐年加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资金投入。2010年7月,投资1.8亿元,在呼兰利民开发区建成了占地10万平方米、设计床位2100张的安康社会福利院。近两年哈市政府还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哈市第一、第二、第三社会福利院的维修改造,使公办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
哈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人表示,大多数老年人对公办养老院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公办养老院的服务更专业,医疗保障也相对健全。
措施二:
分三类管理个体养老院
调研报告显示,哈市对新建福利机构实行床位资助制度,从今年1月1日起,社会力量新建的老年人福利机构,100张床位以上的,按照每张床位3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50-100张床位的,按照每张床位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
哈市将社会办养老机构划分为三类:一是床位数20张以上,为老年人提供住养、护理、康复等服务的,称为老年公寓;二是由一家社会办养老机构负责,联合若干家小型养老机构组成的养老服务连锁机构;三是床位数不足20张,且未加入养老服务连锁机构的,将其纳入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或社区养老服务点。哈市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年度检查制度,年检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取消其开办养老机构资格。哈市探索扶持连锁式养老服务的做法,得到了全国老龄办的肯定。
措施三:为民营养老机构争取税收优惠
调研结果显示,哈市城乡养老机构发展还不够均衡,到2010年年底,哈市6个主城区有社会办养老机构113家,拥有养老床位5252张;呼兰、阿城和其他10县(市)有社会办养老机构96家,仅拥有养老床位2989张,城乡差距较大。其次,哈市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水平停留在日常生活护理和简单医疗服务的初级阶段,对老人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服务相对缺乏,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收费方面也没有比较清晰统一的行业收费标准。
下一步,哈市将对社会办养老机构资金补贴标准进行调整,为社会办养老机构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兴办养老服务事业中来。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开展“标准化服务年”活动,每个区争取打造3个示范性社会办养老机构样板,在公办社会福利院让入院老人直接参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