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北网加格达奇6月26日讯(记者岳云雪 孙晓锐 顾少宇)“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历经一夜的颠簸,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采访团一行26日抵达加格达奇,“找北,找冷,找纯,找静,找美,找奇,找自然”,深入采访报道林区发展成就。
“当朋友们来到大兴安岭,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一座座风格独特的林海新城,连绵无际的人工林和天然林共同染绿的苍翠青山,以及大兴安岭林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更多新貌。”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大兴安岭地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杰代表地委、行署向采访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刘杰简要介绍了大兴安岭区情。他说,作为位处祖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大兴安岭全区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人口53万,下辖3县4区10个林业局。概括说,大兴安岭有“六大特色”。
——生态地位十分突出,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有林地面积67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0.87%,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和寒温带生物基因库,在维护国家生态和粮食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矿产开发潜力巨大,是国家十六个重点成矿带和三个重要找矿靶区之一,已发现矿产地600余处,已探明煤、铁、铅、锌、钼等资源储量40余种、大型矿床11处,查明的资源静态经济价值即达5000亿元以上。
——林下资源极其富集,森林、湿地中适生着野生动物320种、野生植物966种,以野生浆果、菌类为主的山特产品储量丰富,特别是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30%,是最敢叫响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的地方。
——旅游特色优势鲜明,以北闻名,以奇著称,浩瀚森林秀美绝伦,北极之光瑰丽神奇,春季百里杜鹃,夏季绿满山川,秋季五花山色,冬季冰雪连天,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大界江和北极点等特色旅游资源,成就了独具魅力的北国自然风光。
——区域位置优势明显,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786公里,对俄经济辐射能力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现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个临时过货通道,尤其是随着中俄原油管道的建成运营,大兴安岭必将成为欧亚经贸合作的前沿通道,对俄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政策环境更加宽松,享有二期天保工程、西部大开发、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等特殊区域开发政策,这种全国少有的政策叠加优势,成为经济转型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浩瀚的大兴安岭。
据介绍,“十一五”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通过调减活立木产量,实施“以煤代木”和殡葬改革,加强森林抚育经营,累计减少资源消耗800多万立方米,四年增加活立木蓄积387万立方米,年均净增97万立方米;坚持加快发展不减速,累计启动项目169个,完成投资69亿元,项目带动GDP年均增速达到12.3%,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非公经济税收等主要指标年均增速保持20%以上。2010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划上了圆满句号。
为加快推动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十二五”期间,大兴安岭将坚持突出传统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大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城镇建设和民生改善六个转变,以转变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两个翻番”,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实现“两个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两个倍增”,将大兴安岭建设成为生态优良、产业优化、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
“如今的大兴安岭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正朝着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实现新的跨越。期望通过网络媒体,再一次的把美丽神奇的大兴安岭、文明开放的大兴安岭、繁荣发展的大兴安岭宣传给全中国、推介给全世界。”刘杰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