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6日讯(骞壮 李巍 毕波 记者李博)1-4月,黑龙江省进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达10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5%,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48.1亿美元,增长40.4%,高出同期全国出口增速13个百分点;进口总值54.7亿美元,增长93.6%,高出同期全国进口增速64个百分点。
哈尔滨海关通过优化监管与服务,不断提高口岸通关效能,与俄罗斯远东海关局开展合作,进一步促进了黑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
便利通关 给力原油进口
中俄原油管道始建于2009年5月,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投产运营,管线全长1030公里,北起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进境首站为中国漠河县,南至中国大庆市,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系中国动工兴建的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
自中俄管输原油正式运营后,海关关员在漠河首站进行7*24小时无假日驻站监管,对全站数据仪表时时监控,确保了对进境原油数据的及时准确掌握。
中俄原油管道自2011年1月1日开通运营至4月30日,哈尔滨海关共监管进境原油588.41万吨。
外事合作 力促中俄贸易健康发展
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哈尔滨海关与远东海关局之间、哈尔滨海关缉私局与俄远东缉私海关之间、双方隶属边境海关之间三个层面建立了长期、稳定、多层次的行政互助合作联系配合机制,每年都以定期会晤、执法合作、文体交流等方式加强合作、沟通感情。
2011年3月30日,哈尔滨海关与俄罗斯远东海关局联合举办了“俄白哈关税同盟法律法规问题研讨会”,就2010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俄白哈关税同盟法开展了政策解读和对策研究,并在研讨会结束后与俄方举行了工作会谈。
多措并举力保知识产权
在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的形势下,哈尔滨海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能。据统计,2011年1-4月,哈尔滨海关共查获进出口侵权案件62起,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52%,其中进口13起,出口49起,案值27.9万元,查获侵权货物2566件。查获侵权商品主要为服装、鞋帽、手机、摄像机、剃须刀等,主要涉及阿迪达斯、彪马、劳力士、香奈儿、诺基亚、索尼、摩托罗拉、三星等品牌。
哈尔滨海关法规处处长李勇智告诉记者,哈尔滨海关各隶属海关和业务现场建立起了“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目前在哈尔滨海关查获的案件中,近99%的案件都是依职权主动查获的。同时,哈尔滨海关还加大对个人行邮物品的查验力度,对各隶属海关移交的涉嫌侵权案件,及时开展案件调查工作,确保第一时间通知权利人进行确权鉴定,对被确认为侵权商品的案件一律按照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或公告收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