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27日讯 第二十二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绥化市参展团在继续突出“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主题的同时,重点以打造“中国北方光伏产业城”为中心,以产业项目洽谈为主体,精心策划,主动出击,广泛宣传,一批批产业项目的精彩亮相让国内外客商对绥化刮目相看,“项目绥化”叫响哈洽会。
哈洽会成项目“检阅台”
哈洽会是一个大舞台,在二十二载的精彩演绎中,产业项目一直担当着主角。作为农业大市的绥化,在本届哈洽会上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一批批以光伏、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和家居建材为主的产业项目集中亮相,集中签约,让哈洽舞台变成了产业项目的检阅台。
农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何来这些令人艳羡的大项目?
根源在于新一任市委市政府能够从后发地区实际出发,强化项目建设力量措施,创新领导组织机制、政策机制,实行了全市范围的优势发展共享,集中优势力量在优势地区优势发展,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和强力激励约束,向基层放权倾斜,激活市县乡镇村发展建设活力实力,强化县乡镇村服务管理职能,扩大与发达地区和哈大重点城市的合作等一系列新的政策机制。
年初以来,绥化市与全省同步开展了“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了全市各级党政领导抓发展的积极性和工作活力,牢牢抓住了产业项目这个发展的“牛鼻子”。从政府官员到出租车司机,从企业老总到外出务工人员,都是言必谈项目,绥化适合哪些产业项目发展,有哪些优惠政策,是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北林区7000万双功能袜项目,最初就是由一位在外地开出租车的绥化人在载客时听到的,从接触到签约,只用了21天,该项目由日本助野靴下株氏会社旗下的北京快鹿织造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投资额4个亿。
安达市为吸引企业投资建厂,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科院和哈工大开展合作,规划设计安达新区和工业园区。借本届哈洽会召开之机,他们邀请了同济大学和哈工大的专家为城市规划和园区建设把脉。
产业项目借势“井喷”
本届哈洽会,绥化市参展团共有86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额达到了199.4亿元,其中投资最大的远景低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位于绥化经济开发区光伏产业园内的所有企业均参展参会,项目签约金额近6亿元。这是继5月9日该市84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之后的又一次项目“井喷”。
6月15日,哈洽会开馆第一天,在新材料展区,光伏产业园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受到俄罗斯特列德汽车配件公司客商的关注,他们通过翻译同工作人员不停地交谈,表示有意加盟合作。
本届哈洽会绥化共有31个展位,110家企业带着25个系列,300多种产品参会参展。除以硅产品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建材与家居产业外,还在经济合作展区有12块展板,用于展示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项目区和安达项目区的发展成就和合作前景。
合作的哈洽,更是收获的哈洽。6月16日上午,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22届哈洽会黑龙江省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绥化市12个超亿元项目签约,签约总额达46.4亿元。
这12个签约项目分别为:江苏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绥化经济开发区建设大豆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大连地球卫士石头纸业有限公司投资9.25亿元在绥化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36万吨无机粉体环保石头纸项目、北京快鹿织造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在北林区生产多功能袜项目、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1亿元在肇东市建设星湖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山东东顺集团投资5亿元在肇东市建设10万吨纸制品加工项目、浙江绍兴市龙洁麻棉纺织品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在青冈建设亚麻纺织加工项目、南京紫燕集团投资1.3亿元在青冈建设白鹅屠宰加工项目、辽宁省兴隆大家庭集团投资2亿元在青冈建设兴隆百货商场建设项目、上海唐传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45亿元在望奎建设番茄深加工产品工业园项目、大连三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在望奎建设德林电梯制造加工项目、欧瑞喜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在望奎建设塑胶产品加工项目和北京小洋人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安达建设乳品饮料加工项目。
此前,全市新建续建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已达159个,总投资达到312.4亿元。
项目催生“魅力绥化”
项目主导发展,项目支撑发展。
产业项目,让绥化这座新兴的城市魅力倍增。不仅吸引了境内外众多的客商,更吸引着国家和省级诸多的新闻媒体关注的目光。
本届哈洽会上,绥化市邀请了境内外客商100多名参展参会,其中,特别邀请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中心城市的一些名优企业前来参会参展,对接项目。
哈洽会前夕,省内一些报刊杂志相继刊发了绥化市产业项目建设成果的专题报道,市委书记朱清文在《黑龙江日报》发表了论述产业项目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署名文章,舆论宣传形成强势。
6月15日下午,应媒体要求,绥化市有关领导在第二十二届哈洽会绥化参展团驻地接受了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在内的18家国内主流媒体的采访,就绥化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项目建设有关情况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
“项目出利润富企业,出就业富群众,出税收富财政,出综合拉动富社会,绥化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必须靠项目。绥化市域规模大、农村人口多,城市经济不发达,但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寒地黑土核心区,有着丰富的农牧资源,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又置身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和伊春城市群之中,全市有6个城市地处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另外行政区划较大,行政单位较多,这些都是我们抓产业、上项目,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比较优势。”绥化市委书记朱清文在接受采访时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