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热天施肥险夺命 15名农民氨气中毒
2011-06-28 23:21:49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华虹 孙瑜淼 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8日讯(李华虹 孙瑜淼 记者王蕊) 27日,15名患者被送到哈医大二院急诊科,他们集体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的症状,其中有5名患者症状较他人更严重,已经处于轻度昏迷状态。经过两个小时的急救,15名患者已全部脱离危险。

  据了解,15位农民来自黑龙江省肇东市。早上六点左右,二十多个农民照常来到田地里干活,为农作物施肥。打开化肥的袋子,就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几个农民当时就有眼睛受气味刺激而流泪。过了一会他们就纷纷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等症状,这才引起了周围人的警觉,当地农场负责人立即驱车,将十几名患者送至医院抢救。

  据哈医大二院急诊科副主任邓颖介绍,这些患者属于氨气中毒。由于近来哈尔滨地区连续数日高温天气,化肥一直处于高温存放状态,而化肥成分是碳酸铵,容易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打开袋子时氨气瞬间释放出来,造成了集体氨气中毒。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由于这15名农民入院及时,抢救期间,医生又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抢救措施,同时保证胃粘膜的正常功能。2小时后,十几名患者均感觉症状缓解。邓颖表示,这几名患者的身体在24小时之内即可恢复,不会出现后遗症。

  据专家分析,集体化肥中毒不同于农药中毒,很大程度上是天气炎热的原因导致碳酸铵分解,产生氨气中毒,好在劳作的地点在田间,空气流动性较大,没有造成重度的中毒。在此专家提醒市民,化肥成分不稳定,在高温下易发生化学变化,存在中毒危险。若在烈日下施肥,应多加堤防,一旦闻到特殊刺激性气味,及时避让通风,待气味消散后再进行操作。

责任编辑:代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