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情洒抗联路·助学龙江行 徒步公益走访8所抗联希望小学
2011-06-29 21:45:2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静 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志愿徒步团徒步前往抗联遗迹。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志愿徒步团在赵尚志烈士纪念碑前缅怀抗联先烈。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东北网6月29日讯(刘静 记者 印蕾) 70年前,东北抗日联军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在白山黑水间奋起自卫,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70年后,由社会各界35名志愿者组成的志愿徒步团重走抗联路,为传承抗联精神,改善抗联老区教育环境而出发。

  为庆祝建党90周年,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青年少年发展基金会、东北网联合启动了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大型公益徒步活动——“情洒抗联路·助学龙江行”。6月21日——28日,8天时间里,行程2200多公里(其中徒步200公里),共募集建校款340万元,将在抗联老区援建8所抗联希望小学。

  重走抗联路 铭记遗志传承精神

  唱红歌、祭扫烈士墓、参观纪念馆,志愿徒步团通过多种活动方式重温抗联历史,铭记抗联精神,发扬革命传统。

  最让志愿者记忆犹新的还属当地助走团走来的“抗联通”和抗联后代。在方正县,志愿徒步团就遇到了传奇人物——一个28年专注写“抗联”的乡土作家,出版了6部抗联纪实专著的农民学者郭相声。在方正县大罗密镇花公鸡山抗联遗址,郭相声为志愿徒步团讲起抗联英烈郑万昌带领300人伏击敌人有声有色,志愿者个个听得入神。在汤原县,志愿徒步团遇到了抗联六军军长夏云阶烈士的外孙女李慧文,听抗联后代讲述发生在自己祖辈身上的抗联故事,志愿者们对于抗联历史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90后志愿者辛立宸告诉记者,以前了解抗联历史大多通过书本、影视剧,参加了这次“情洒抗联路·助学龙江行”的徒步公益活动,不仅看到了抗联遗迹,听到了抗联故事,还见到了抗联后代。这种口述历史的方式让青年一代更加直接的走近了抗联历史,对于年轻人了解抗联历史、传承抗联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传承抗联精神,让志愿者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攀爬七星砬子。七星砬子又名“七星峰”,位于桦南、集贤、双鸭山3县(市)交界处,由7个突几的陡峭山峰组成,当年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根据地。1936年秋,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在这里创建了修造手枪、冲锋枪、机关枪、手榴弹的“七星砬子兵工厂”,成立了被服厂、学校,武装了抗联部队。山势较陡,山路泥泞,蚊虫叮咬,志愿徒步团没有退缩。“这次爬山让我亲身体验到了革命先烈战斗环境的艰苦,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志愿者魏晖道出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情洒抗联路 团结协作播撒爱心

  参加此次徒步活动的35名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工人、退休干部,有希望工程受助生、有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一路行走,他们中有的人成了贫困儿童的知心朋友,有的成了乡村小学的帮助义工,有的为老党员送去关怀,有的帮寒门学子增强自信……这份无法计数的爱心清单,为抗联老区带去了新观念,给农村小学的学生种下了爱心的种子,带去了快乐和健康……


方正县大罗密移动抗联希望小学奠基。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哥哥姐姐再见”,“你们会再来吗?”,“叔叔给我留个言吧”,“以后我也要考上大学”……这是志愿徒步团的志愿者与方正县大罗密小学的孩子们分别的场景。面对孩子们的眼睛已布满泪水,300多个孩子把车辆围得水泄不通,很多志愿者也跟着哽咽起来。3个小时前,志愿者为孩子们捐赠爱心图书,一起游戏,整个学校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志愿者刘洋深有感触,“真的没想到我们只做了一点点,就让孩子们这样感动,我一定把农村孩子的学习精神,讲给自己的孩子、讲给身边的人听。”

  这个助人为乐的团队,此行中也完成了自我“修炼”。严格按照日程安排准时参加活动,节约粮食,不乱扔垃圾,腿上受伤的志愿者卢丹一直坚持与团队同行不掉队,身为医生的志愿者丛云峰救助偶遇的晕倒女孩……省青基会秘书长杨晶一路走下来感慨很多,“在这个团队里,好像每名志愿者都是团长,随便哪一个人说‘站队’,大家都会迅速集中在队旗下。”

  8天的行走,也让平民公益的理念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志愿者王玉林和李井武告诉记者,以前一直认为公益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老板才可以做的,其实,公益是人人可参与的,只要多多关注这些孩子,有空时陪他们做做游戏、聊聊天,也是为希望工程献了爱心,也为公益事业出了一份力。

  助学抗联路 新学校新内涵新希望


志愿者与林口县黑背小学学生一起上课。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今年国庆节,林口县黑背小学将会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证券之光抗联希望小学”。黑背村小学现置于西厢房的学生食堂和教室,有30多年“房龄”,现在,房子架子佗头已腐烂,墙面脱落,墙壁多处裂缝,属D级危房。在省证券业协会“龙江证券爱心基金”捐赠40万元建校款的支持下,加上当地政府的匹配资金,将为黑背村小学扩建一栋800平方米的教学及食堂用房。

  在爱心企业的资助下,除黑背小学外,尚志、方正、桦南、汤源、宝泉岭、饶河、孙吴等抗联老区也将诞生另外7所抗联希望小学。志愿者孟凡杰退休前在教育领域工作了近40年,他告诉记者,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不光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企业等方方面面的支持,而“情洒抗联路·助学龙江行”这样的徒步公益助学活动就调动整合了多方社会资源,企业的物质捐助,志愿者的精神援助,将对改善农村小学的现状起到助推作用。

  省青基会理事长谷为告诉记者,援建抗联希望小学的援建不仅仅是让抗联老区的孩子们不用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不用在裸露的土地上开展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传承抗联精神将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联希望小学”将承载传播抗联历史、延续抗联文化的重任,成为抗联文化的宣教基地,成为弘扬抗联精神的重要载体。

  记者从省青基会获悉,未来五年,青基会将根据实际需求情况,针对改善抗联老区的教育环境制定规划,力争在在全省抗联老区援建100所“抗联希望小学”,切实协助政府改善抗联老区的教育环境,帮助抗联地区的后代的受到优质教育。



志愿者的到来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