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亦师 亦友 亦亲人——记尖山农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尹彦
2011-06-30 10:48: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田彪 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8日讯 (田彪 记者 王蕊)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傍晚时分,积雪已经很厚了,这样的夜里想必人们都在享受家的温暖吧。远远却传来“吱呀、吱呀”的声音,是一位老人步履蹒跚的行走在路上,看他略显疲惫,却一脸焦急,直奔一家浴池走去。

  老人神情凝重,他叫尹彦,是尖山农场一名退休教师。65岁的他,鬓发已然斑白,但却很有精神。来到九三浴池,他就向服务台打听有没有叫吴伯溢的孩子在这儿打工。当服务员带着吴伯溢从内间出来时,他赶紧上前一把拉住吴伯溢的手,温和地说:“孩子,什么都不要说,先跟爷爷回家!”孩子先是吃了一惊,却还是松开了他的手。他急了,用双手圈住孩子的肩膀,恳切地说:“孩子,这大冷的天,爷爷这么大年纪了,冒着大雪来找你,不为别的,就为爷爷的这份心,你也得先跟我回去吧!”孩子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脸,稚嫩的心有些许的感动。

  吴伯溢是一名初中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加上和班主任闹意见,就自作主张放弃读书,跑到九三分局的一家浴池打工去了。尹彦知道这件事后,顶风冒雪,几次跑到吴伯溢家和他父母商谈,他的父母却唉声叹气,说孩子大了,管不了了。可尹彦却没放弃,听说吴伯溢在浴池打工,就连夜去找他。

  孩子回来了,可状态却不好,尹彦一方面耐心地做孩子的工作,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一方面又多次与学校联系,与班主任谈心,终于使吴伯溢重返学校,走进课堂。他把整个心思都放在了吴伯溢身上,他的耐心、慈爱让孩子很是感动,终于使他奋起直追,跟上了全班同学前进的步伐。

  也许有人会说,这孩子是他的亲戚吧,否则非亲非故的,谁会做这样的傻事呢?可他就是这样一个既是老师,又是朋友,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人啊!与他非亲非故而受他照顾,受他关爱的又何止吴伯溢一个呢!在尹老师的家,我经常会见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亲切地叫他“爷爷”。她叫李月,可是这个小姑娘却没有一个温馨的家,她的父母离异,父亲远走他乡,母亲一身病痛。李月刚上小学三年级,她弱小的肩膀还太稚嫩,如何扛得起家庭的重担啊!为了生活,母亲拖着病体到大庆打工去了,留下了孤单无助的小李月寄养在并不富裕的姨妈家。

  开学不久,尹老师就把李月吸纳进他牵头成立的“关爱之家”学习,可没过几天,他发现李月总是眼泪汪汪,也不爱说话,他关切地问:“孩子,怎么了,有什么心事吗?和爷爷说说。”李月“哇”的一声哭了,很伤心地说:“爷爷,全班都交完学费了,就剩我没交了,老师催我好几回了,要是交不上,是不是我就上不了学了呀!”

  孩子的话触动了老人的心,当天尹老师就找到了关工委的王秘书长,两个人顶着大风来到了民政局,说明情况后,民政局拿出了200元的贫困生补贴,但是还差500元才能凑齐李月的住宿费和伙食费。一想起孩子哭的很委屈的样子,在场的王秘书长也自掏腰包和尹老一起凑齐了500元,替李月交上了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

  从此,李月就成了他心中的一份牵挂。周末的时候,他总是把李月接回家,嘘寒问暖,让老伴给她调样做好吃的。有一次去他家,看他满脸慈祥地正给小李月洗脚,一双粗糙但温暖的大手握住一对小脚丫,孩子则扬起可爱的小脸,正在给他背诵新学的诗歌。

  现在的李月活泼、开朗、爱笑、好学。整天围在他的身边,“爷爷、爷爷”的叫着,就连他自己的孙子都嫉妒的不得了呢!

  这以后,尹老师开始关注起像李月这样的特殊留守生、贫困生,并和他们结成了帮扶对子,除了经济、生活上的帮助外,他还积极帮助社区建立了“扶贫救助小组”,由关工委成员、党员、团员带头,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困难学生,协助管理区优先安排那些贫困生家长们有活干或给联系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家庭困难。

  尖山农场有72名“留守生”,这些“留守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或在亲戚家寄养,或在学校寄宿,多多少少都缺少关爱。针对这一情况,尹老师成立了“关爱之家”,把那些“留守生”中的“双差生”“贫困生”和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吸纳进“关爱之家”进行专门辅导、帮助和教育。在采访中一提起尹老师,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他:“尹老师热心肠,是个大好人啊!”

  几年来,尹老师被尖山农场党委授予“爱心使者”和“十佳老人”,也被九三分局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标兵”,去年还被农垦总局关工委授予“垦区关爱标兵”,更被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的称号,被省老龄委评选为全省“十佳华龄风采老人”。可面对这些,他总是淡然一笑,他心里装的只有孩子,他只愿做更乐做孩子们的老师、朋友和亲人。

  几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真爱无言写春秋。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个诚恳、谦虚,为孩子能付出一切却不求一丝回报的人,对待这些“留守生”,他更是付出了所有的感情。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纵使花开花落,寒来暑往,他的这颗爱心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个平凡的老人,把自己全部爱的阳光毫无保留的撒满孩子们的心田!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