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修建中的古建筑群。
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6日讯 近日,记者接到市民薛先生的热线电话反映:“我们小区旁边的一处古建筑,被个人承包了,国家的古建筑能承包给个人使用吗?是否应该保护起来?有些古建筑,被个人改成了经营性的饭店,总感觉不是回事,也挺可惜的。”薛先生说。
7月4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明园小区附近的古建筑群。进入小区北门,记者就看见薛先生所说的古建筑群,已经被围墙围住,里面大概有五六间古建筑房屋。古建筑正面紧贴着小区路边的两座古建筑房屋,已经被修缮得初具规模,一些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附近一位居民说:“这里的古建筑房屋,修缮了有一段时间了,以前围墙的地方是小区的绿化带,里面长得都是杂草。也不知道修好了干啥用?”“古建筑”可否被他人承包进行盈利项目? 5日上午9时许,记者带着薛先生的疑问,来到了市文物管理站了解具体情况。市文物管理站站长王胤介绍:“2002年11月,明园小区里的古建筑是市级保护文物,‘小庆主事故居’由我市人民政府将该建筑批准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庆主事故居’是由6座独立的建筑构成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产权归政府所有。本着文物保护建筑在保护基础上要开发利用和‘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使用方出资对‘小庆主事故居’进行修缮,使用年限为50年。我们按照《齐齐哈尔市文化局关于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工程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规定,本着‘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由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有资质的单位提交保护维修工程设计文本,上报市文物管理站,经文博专家组初评并上报市文化局审批后,方可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维修工程,修缮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由投资方承担。”
如“使用方”在50年使用期内,对古建筑主体等进行人为损毁,是否有法律约束?王站长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庆主事故居修缮、保护、使用协议书》,并向记者说:“修缮结束后,投资方将‘小庆主事故居’东厢房一处作为展览室,由市文物管理站提供相应资料并协助使用方进行布展,展览室由使用方自行管理。在使用期内,使用方负责宏观管理,负责房屋的维修、保护及日常管理,为确保文物保护建筑的安全,如发生损坏、改变文物保护建筑原貌、火灾等人为事故,使用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最后,王站长提醒广大市民:我市的文物、古迹等当人人爱护,因它是我市的稀有资源,百姓如发现“使用方”不守规,可以向他们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