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12日讯 曾经的小渔村,如今的大口岸。地处祖国东极的抚远县从“鱼精神”到唱响项目“四季歌”,立体交通的构建为抚远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抚远被誉为“华夏东极”,与俄罗斯远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巴罗夫斯克航道距离65公里,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县内有20万公顷的国家级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其商贸、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然而交通运输制约了抚远的发展。
“前抚铁路”通车 突破交通瓶颈
想要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打破交通瓶颈。决策者们把通火车定为全县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是一项既没有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也没有纳入“十一五”规划,在国家铁道部连图纸都没有的项目,按正常程序需要20年。面对这一切的不可能,抚远县领导没有退缩,他们一面请专家绘制蓝图,一面兵分几路奔赴相关部门汇报。最终铁道部、国土、水利等部门被抚远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一路放行。前抚铁路从立项到批复,仅用了一年时间。
1月28日,30秒的汽笛长鸣响彻抚远上空。抚远百年的火车梦圆了,随之而来则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快速流通,前抚铁路的建设对完善抚远口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及东北三江平原的粮食外运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连通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又一条重要铁路通道。
建深水港 打造“水上丝绸之路”
水运是抚远重要的一条物流通道。抚远县距北太平洋出海口690公里,是我省江海联运始发港,5000至10000吨轮船从抚远港经俄罗斯出海直达日本仅需6天,到达美国、加拿大也分别比天津、上海近1500至2000公里,曾被称为“东方水上丝绸之路”。
可由于抚远港吞吐量小、淤堵严重,这条通道一直没有发挥作用。县里对此进行市场化运作,集资近3亿元建设深水港,目前已完成工程80%。由抚远港出境经俄罗斯驶向鞑靼海峡,直奔太平洋,“东方水上丝绸之路”将被重新开放。借黑龙江出海,抚远可同国内沿海城市、东北亚各国实现水上流通,建立起沟通国内与远东水上经贸往来的桥头堡,极大地推动抚远口岸对俄经济向纵深发展。
机场项目获批 立体交通网络显现
具备了铁路和水运优势,抚远的决策者并未放慢前进的脚步。如果航空线路能建立,就会极大地缩短抚远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有效促进抚远经济发展。县里请来了专家组,面对国内国外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带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县主要领导往返于省城和北京做疏通工作。抚远人的执着与抚远要求发展的渴望,再一次打动了主管部门,用了1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申报到审批,明年二月即将通航。抚远也将成为中国唯一拥有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的县份。
推进黑瞎子岛建设 启动发展新引擎
黑瞎子岛的回归及一岛两国的格局给抚远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如何使抚远的“地缘、资源、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全县工作的新任务。集“生态保护、口岸通道、旅游休闲、商贸流通”为一体的黑瞎子岛具有无与伦比的地缘和区域优势,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其开发建设,必将架起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桥梁,成为拉动全省对俄经贸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已经国务院批复,目前上岛大桥、岛内公路、护岸、码头、浮桥、接待中心等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围绕黑瞎子岛,打造乌苏新城,使之成为“北方度假之都”。乌苏新城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总投资近百亿元,是黑瞎子岛旅游名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工程由世界华人华侨华商联合总会负责完成,今年启动。
为弥补工业上的薄弱,抚远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工业园区。目前已经通过省政府批复,被正式命名为“黑龙江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总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重点建设有木材、电子、轻纺、渔品、粮油、高新技术、绿色食品、现代物流等八大功能产业园,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4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