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2日讯 (记者 顾硕)日前,黑龙江省审计厅对我省“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绩效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据了解,此次专项审计调查为黑龙江省制定全省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为“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供可靠依据。这是记者12日从省审计厅了解到的。
据了解,电子政务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和完善基础网络设施体系建设、应用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和软环境建设四个方面专题建设。“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完成了30个单位55个项目建设,90%以上部门实现无纸化办公,业务数据全部数字化,80%以上单位实现省、市、县(区)三级业务处理数字化、网络化,70%以上部门之间办公业务实现网络化处理,60%以上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业务协同电子化、网络化处理,50%以上单位政务部门通过互联网、电话网、移动网实现面对社会公众开展服务活动。同时,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93家委、办、厅、局实现了互联互通,覆盖全省、市、县三级网络节点单位达到1893家。
据悉,此次专项审计,全面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重点项目资金运行、使用和管理状况,客观评价了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揭示了电子政务建设重点项目在资金筹措、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省电子政务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审计建议,认真分析产生问题原因,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并逐项加以整改落实。为确保电子政务项目批复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特制定了《电子政务项目批复资金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的年度计划、预算进行严格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