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仰望与俯瞰:夏富祥的影像“视界”
2011-07-13 10:07: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左远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3日讯  题:仰望与俯瞰:夏富祥的影像“视界”——记汇丰照像器材集团公司董事长

        东北网记者 左远红

  未见到夏先生之前,他蜚声影像界的名气以及他神秘的动物题材作品,就让人迫切地想走近他,了解他,探究他。

  有关他的注解可不少,“黑龙江影像文化发展的布道者”、“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政协常委”、“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东北林业大学客座教授”,还有一个角色,不说大概人们也知道,那就是汇丰照像器材集团公司董事长。

  年富力强、厚重儒雅、谈吐不凡又不失平易。如果用这些词汇形容夏富祥显然是不够的。那就让我们通过他的作品,他的人生轨迹走进他的影像“视界”吧。

  仰望生活:青春与城市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之风如冰初融的北方城市哈尔滨,年轻的夏富祥在哥哥的影响下,在火车站前干起了个体摄影。一如笑谈中轻描淡写的模样,脖子上挂个照相机,手里拿着小影集,在千万张陌生的面孔中寻找着,游说着,期待有更多的人来拍照。

  流动个体照相虽然辛苦,但夏富祥把它当成一项乐趣,他每天想的就是怎样把它干好。试想,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服务,这无疑需要相当强的沟通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夏富祥做到了。来主动找他照相的人越来越多。他及时抓住商机,在1985年与朋友开设了“天然彩色冲印部”,此时,彩色照相已经初露端倪,他预感到一个影像行业的新时代来临了。

  仰望生活:追逐与灵动之梦

  时光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初,夏富祥被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走入师大校园,专门攻读摄影专业,对摄影技巧及摄影理论进行全面进修。如果说那时的他对摄影还仅仅是爱好,那么,十几年,几十年后的今天,当他已成为这个行业、这个专业的佼佼者;成为一个乐此不疲的黑龙江影像文化交流的传承者、实践者;成为以影像事业为契机,把人文关怀做到极至的艺术家时,也许正应验了一句老话:天道酬勤!


 

夏富祥摄影作品

 

夏富祥摄影作品

  在师大学习的日子是快乐的,除了潜心钻研摄影知识,闲暇时他就跟同学朋友外出拍片。差不多是随心所欲的抓拍,并没有具体定位,只是凭着直感追逐着光影之美,自然之美,青春之美……直到有一天,胶片冲洗出来,他自己都愣住了,怎么单单情有独钟地拍了许多动物照片呢?而且,当他独自与镜头下的这些动物对望时,仿佛一下子望到了很远,望到了它们的灵魂里……夏富祥特别激动,浑然中他不禁感叹摄影竟然带来一种非同寻常的表达之疼痛,表达之快乐,表达之酣畅!

  仰望生活:非洲与极限之美

  拍摄动物题材作品,让夏富祥欲罢不能。片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朋友及同仁的赞叹。但夏富祥心中却有了淡淡的隐忧。

  每每拍摄动物园里的老虎,狮子,大象等动物时,它们目光中流露出的慌恐、忧郁、甚至是抵触,仿佛都在向夏富祥发出一种信息,他实际上在拍摄着心灵备受困扰的动物们,失去自由的动物们,囿于小小的方圆之间,永远失去家园的生灵们。正如夏富祥在他的作品中表达的那样:“它们的神情流露出被束缚的无奈,圈养已使它们失去了原有的本性,肢体之健、野性之美正在逐步退化,它们只能用眼神传递对自由的愿望。”

  机会来了,2002年8月,《中国摄影》杂志社首次组团赴东非肯尼亚自然保护区考察拍摄,很多国内知名摄影家参加了这次活动。夏富祥便是其中一员。

  面对这次梦想中的非洲之行,他做足了准备。此时,他已拥有令人羡慕的摄像器材。他暗暗发誓要用手中这些价值不菲的设备,记录非洲原野那些野生状态下的动物们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状态。

  在马塞玛拉大草原,拍摄迁徙季节的角马和斑马、沐浴的“天堂鸟”、畅游马拉河的象群,罕见的绢面羚……回来后,他忘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这里没有人类设置的栅栏,更没有限时的观赏。这里是它们生存的空间,自由的天堂。”


夏富祥摄影作品

 

夏富祥摄影作品

  此后,他一发不可收,先后九次去非洲拍摄野生动物。推出《野生动物》、《天堂鸟》、《忧郁的目光》、《犀牛》、《拍摄非洲野生动物的感悟》等多部摄影作品专题。就在这一年,他个人出资认养了一只东北虎,被誉为哈尔滨市民“认养东北虎第一人。”

  仰望生活:品质与爱心奉献

  意料中的收获,意外中的震惊。夏富祥野生动物摄影作品成功了!随之而来的关注不仅是他的作品,还有他的企业。2005年底,“夏富祥先生《野性激情》东非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周铁农;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等参加了开幕式。此时,夏富祥做出一个决定,就是将这次展出作品义卖的20万所得全部捐献给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并由协会转赠给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用于对濒临灭绝的藏羚羊的保护工作。

 

夏富祥摄影作品

 

夏富祥摄影作品

  这次摄影展,夏富祥将母亲带在身旁,成功人生的辉煌时刻,他没有忽略挚爱的母亲。他不会忘记,每次远行,母亲那忧虑与牵挂的目光;不会忘记,一次临出发之前,妈妈问他:“富祥,你去那么远拍照片是为卖钱吗?咱不挣这钱行吗?”面对古稀老母的切切之语,他低下了头。此刻,在陪同母亲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回想起亲人们的付出,他不禁眼含泪光……

 

《野性激情》东非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夏富祥与母亲接受媒体采访


 

夏富祥摄影作品

 

夏富祥摄影作品

  为期9天的影展,同步出版发行的5000册同名摄影集,以生灵空间、定格瞬间、温馨亲情、自然情趣和野性激情等五个专题,展出了作品中的精华,以及夏富祥个人对作品的感悟。

  仰望生活:责任与良知的标准

  请看以下介绍:

  “领跑黑龙江省尖端影像发展潮流的汇丰照像器材集团公司,坐拥世界最前沿技术装备,旗下三个分店,会员店、影展厅一应俱全,店面门市从器材、维修、到冲洗、装裱一条龙服务,如此全面、权威、前卫,黑龙江仅此一家。”

  如果你站在夏富祥面前,如果你稍有人生阅历,如果你不加带任何世俗对成功人士的偏见,我相信,以上对于汇丰公司的介绍,平实有余,延伸不足。

  夏先生以一个艺术家的良知与温厚,不无隐忧地谈及对行业道德与行业标准的坚守,他说,我能做的,我一辈子要做的,就是要坚守行业的标准;坚守企业的自律,品质永远至上。是的,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当责任、良知、心灵的高度立起来时,我们就不能不敬畏。

  有人说,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多年来,夏富祥秉承着“影像文化,汇丰传承”的理念,担当起社会赋予汇丰集团的社会责任。

  为了让黑龙江摄影爱好者受到专业的、高层次的培训,他先后出资邀请著名摄影家谢海龙、中国风光摄影大师陈长芬、香港著名风光摄影家袁伟民以及著名摄影师于云天等来哈讲学。几年下来,他投入的培训经费超过百万元。

  建立摄影沙龙,培养出以陆晓路、庄艳平为代表的摄影爱好者,多次在全国及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奖。如今,沙龙已近万人,黑龙江摄影文化逐渐在中国的摄影文化中赢得一席之地,受到了中国文联的高度赞扬。不仅如此,他的心一刻也没有脱离对百姓的关注,1998年,为抗洪救灾捐献了价值5000余元的物资;2000年,为独闯北极圈、身患重病的极地摄影家徐立群捐款5000元;2001年至2005年,他出资帮助双鸭山的武振平读完大学;2002年,又资助了3名面临辍学的儿童;2005年在宁安市沙兰镇抗击山洪的过程中,捐献财物近万元……

  

夏富祥摄影作品

 

夏富祥摄影作品

 

夏富祥摄影作品

  俯瞰:脚下是我的城市

        “传承文化者自身必须是此道中人,否则,难免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作为黑龙江摄影文化的代言人,夏富祥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属于他的荣誉——

  黑龙江省第十届政协常委;

  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十大杰出青年;

  2007年黑龙江神韵摄影作品荣获黑龙江省文艺大奖二等奖;

  2008年作品《龙江神韵》获黑龙江省文艺大奖摄影二等奖;

  2008年在平遥举办个人作品展“瞬间之美”;

  2009年荣获第23届黑龙江摄影大赛金奖;

  2009年在黑龙江美术馆举办“天地生灵”摄影展,展出的60幅作品全部被美术馆收藏。

  2010年9月在北京宋庄举办了“大美非洲”摄影作品展。

  2010年11月在黑龙江日报美术馆举办“大美非洲”摄影作品展,并在全国进行巡展。

  ……

  近年来,除了野生动物题材及各地风光人文题材作品的拍摄,夏富祥把目光转移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

  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迁,环境的巨变,文化与民生,价值与审美,这一切都开始成为夏富祥关注焦点。

  桃花盛开的城市,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建筑,日夜奔流的河水,进城的农民,菜市场的摊主,教堂,庙宇、园林,孩子……他每一天几乎都跑出去拍片,在他的光影世界中,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同,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巧妙地融入作品的构图,平凡中见奇谲,异彩中见深度,缤纷中呈新意,智慧中见关怀。

  给仰望一个标准,给俯瞰一个理由,夏富祥用光影语言述说着,表达着,启示着,给予着,他热切与赤诚的心就像这个流火的七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