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5日讯 昨天,记者从省法院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省法院将在全省开展为期一年的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破解执行难题。
据介绍,省法院制定了《关于推进全省法院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深入开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级法院通过运用集中限制出境一批、集中限制高消费一批、集中录入征信系统一批、集中公开曝光一批、集中变更追加一批、集中罚款拘留一批、集中追究刑事责任一批和集中和解兑现一批的解决办法,重点解决通过公款私存、将财产登记在案外人名下、低价转让或出租财产等手段,隐匿、转移或低价处分财产,造成财产状况不明的假象的规避执行行为;重点解决一些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而采取外出躲债,或者与执行人员打“游击战”,导致法律文书难以送达,财产难以调查,执行行为难以实施的规避执行行为;重点解决在涉及夫妻或家庭共同债务纠纷的案件中,债务人通过假离婚、假析产的手段,将财产分给夫妻的另一方或其他家庭成员规避执行的行为;重点解决债务人与第三人串通提起假诉讼,或者虚构假债权取得执行依据后申请参与分配,干扰阻碍正常执行的恶意诉讼行为;重点解决通过抽逃注册资金、虚假出资、假分立、假破产、假改制,剥离企业优良资产另立新公司等以企业分立、改制或者关联企业逃废债务为形式的规避执行行为;重点解决以拖延执行为目的恶意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规避执行行为;重点解决被执行人将普通款项冠以职工工资、专项资金、封闭运行资金等名义阻碍执行,利用特殊身份或背景对抗执行,以执行将引发职工下岗、群众上访等不稳定事件为由向法院施加压力,甚至组织、煽动不明真相群众暴力抗拒执行的规避执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