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从老领导考察看旅游发展: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热正酣”
2011-07-16 18:40:3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6日讯(记者 顾硕)群峰星罗,五池依恋,茫茫石海,波涛万千。16日,省级离退休老领导“庆七一 学讲话 忆党史 看发展”参观考察团抵达五大连池风景区。200万年前地球运动的千古绝作,已成为大自然奉献给人类最珍贵的遗产。今日的五大连池,集“招牌、品牌、名牌”于一体,突出火山元素,发挥矿泉文化,重点打造宜居的城镇环境,旅游名镇建设如火如荼。

考察团参观五大连池旅游名镇新镇址。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走进旅游名镇新镇址,塔吊林立,机车轰鸣,施工现场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一栋栋风格独特、外形多样的楼房拔地而起,彰显浓郁矿泉文化和火山地区特色景观建筑初见雏形……

  “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预计3年内初具规模,5年内基本完成,新镇区域面积855公顷,规划面积640公顷,建设用地480公顷,城镇人口长期控制在3万以内,建筑高度20米以下,总体容积率0.49,绿地率为42.3%,规划结构以火山遗址博物馆为中心,突出低碳、生态、科技、文化等现代理念,打造国际低碳旅游示范镇。”跟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老领导们逐一观看了旅游名镇建设规划展板。

五大连池旅游名镇新镇址规划图。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建设期间,名镇建设指挥部监理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共同控制,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质量监督站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工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选择信誉好的生产厂家提供原材料,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二次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五大连池管委会积极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严把质量关,确保居民能够住上既舒适、美观又坚固、安全的新楼房。”名镇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刘彦国介绍。

五大连池旅游名镇新镇址施工现场。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针对五大连池旅游名镇的发展目标,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绍文给予充分肯定,“新镇的建设,重点突出火山元素、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宜居的城镇环境,生态旅游名镇的建设,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让百姓得实惠。”


    随着旅游名镇的倾力打造,五大连池已经形成了“大旅游”经济发展产业链条,景区旅游发展的日新月异,游客数量的不断飙升,商机无限水道渠成,让百姓真正收获“真金白银”。

老领导们参观考察五大连池矿泉城。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矿泉文化的充分发掘,使得景区人有足够的“笔墨”做“大文章”。矿泉水、矿泉豆腐、矿泉鱼、矿泉蛋等,精心打造的一道道“矿泉套菜”仅仅是五大连池发展矿泉产业的一个缩影。

  一个产业带活了一个地区。听当地人介绍,现在的五大连池,建家庭旅馆的多了,开特色饭店的多了,卖旅游纪念品的多了…一处处临街小巷自发形成了商铺,“景区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五大连池矿泉城。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听到这些,原省检察院检察长贾成文感慨地说:“我多次到过五大连池,这次的感触最为深刻,五大连池的发展变化太大了,特别是旅游名镇的建设,不但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周边产业化发展,这真是一条带领百姓致富的好路子。”

老领导们参观考察药泉山风景区。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五大连池目前已开发12个观光区和300多个景点,景区景点建设逐步实现精品化,旅游观光栈道、中英俄文标识牌等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和国际标准。2011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4412万元,同比增长12.9%。1—6月,旅游总收入4161万元,门票收入594万元,接待旅游人数44万。”考察团成员所到之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旅游名镇发展的欣欣向荣景象。

五大连池药泉山景区。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回顾“十一五”,黑龙江省坚持把旅游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实施《黑龙江省重点旅游名镇示范导则及评定方法》,旅游名镇开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展望“十二五”,五大连池,这个被誉为的天然火山博物馆,打开的火山教科书,身体的大修厂,生活的加油站……定会绽放无限光芒,照亮龙江大地,助力龙江经济腾飞。

责任编辑:高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