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政务政策图片
搜 索
吉炳轩:让更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住上舒心房
2011-07-18 23:48:05 来源:东北网  作者:焦明忠 刘伟 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吉炳轩在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现场会上强调

  坚决打赢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攻坚战

  让更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住上舒心房

  王宪魁杜宇新出席会议

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现场会召开。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吉炳轩作讲话。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王宪魁作讲话。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东北网7月18日讯(黑龙江日报记者焦明忠 刘伟 东北网记者印蕾)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现场会18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省委书记吉炳轩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决打赢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攻坚战,确保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并力争超额完成任务,让更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住上舒心房。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宪魁,省政协主席杜宇新,省领导刘国中、刘东辉、于莎燕出席会议。

  当天上午,与会同志先后来到哈尔滨市的陶瓷小区建设现场、朝鲜屯项目现场和群力西区项目现场参观考察,详细了解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今年,哈尔滨市承担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8.7万套,占全省83万套的10.6%。为了完成这项硬任务,哈尔滨市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列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通过大范围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快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建设,全力保开工、促进度。截至7月15日,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开工套数58393套。其中,主城区开工率74.6%;呼兰、阿城区及10县(市)开工率57.8%。与会同志对哈尔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城市新区的黄金地段建设大规模有品质的保障性住宅,是市委、市政府给百姓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会上,哈尔滨市市长林铎,伊春市、七台河市、省森工总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就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作了发言。


与会同志在哈尔滨市陶瓷小区建设现场参观考察。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2008年以来,我省大规模实施了“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将其列入全省“十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三年来,全省“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共完成投资1864.59亿元,城乡受益户数195.78万户。仅2010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套数就达到70.52万套,泥草房改造达22万套。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重点,以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为支撑,以经济适用住房为补充的覆盖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新型住房保障体系。

  吉炳轩同志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指出,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要充分认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安居乐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民生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住房是人的安身之处、立命之所,是人的基本需求、基本权利。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从最初的穴居、巢居,到后来的造屋、筑城,直到现在住进现代化的房屋和城市里,是人类生活之必需、社会之进步、文明之发展。安居才能乐业,只有让人民群众住有居所,住得安心、舒心,生活才会有奔头,创业才会有劲头。安居还能增收,实施“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国家和省里投入了大量资金,减少了居民购房支出,增加了财产性收入,这是我们党给人民群众的实惠。我们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执政党的使命和责任。二要充分认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打造新村、建设小镇、开发城市的有效手段。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加强城乡建设、改善城乡面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推进“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在推进小城镇建设,就是在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建设。三要充分认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调整结构、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既能增加投资,又能带动消费。住房建设能够拉动建筑、建材、运输、物业、餐饮、家电、家俱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相关行业的发展。政府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出,可以发挥乘数效应,对推动经济发展作用十分巨大,效果十分明显。四要充分认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重大举措。我们为老百姓建设保障性住房,比做多少报告、搞多少教育都强,这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有效举措,也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吉炳轩强调,今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繁重,必须强化措施、攻坚克难,毫不动摇地坚决打赢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攻坚战,确保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并力争超额完成任务。一是要科学规划。要努力建设一批规划设计品位高、质量好、有地域特色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示范项目,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城乡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城市居住工程新亮点。要科学规划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小区的公共设施,特别是教育、卫生、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要着力抓好楼体设计,重视户型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要依法拆迁。要坚持科学拆迁,始终做到以政府为主导,实事求是,一事一议,公平合理,统筹考虑,把工作做细做实。要坚持惠民拆迁,让利于民,以政策的有效落实来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坚持有情拆迁,带着深厚感情去做群众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坚持阳光拆迁,把拆迁政策和程序向社会全部公开,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要坚持依法拆迁,依法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多元投入。要坚持走财政资金引导、市场化资金运作、多元化资金投入的路子,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实施积极的“民生财政”,适时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争取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省有关部门要尽快组建省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融资公司,各市地也应依托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募集社会资金,最大限度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要结合土地规划修编,提前做好土地收储工作,将增值收益反哺到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探索棚户区改造与商品房开发相结合、相促进的有效途径,将开发土地增值部分投入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广泛吸纳企业、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四是要抢抓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抢时间、抢进度,确保10月底开工率达到100%,年内竣工率达到40%—50%。要着力抓好前期准备,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切实做到应保必保、应批快批。要重点抓好开工建设,所有项目都要排出开工时限表,7、8、9月份开工率必须分别达到60%、75%、90%。要集中抓好施工推进,所有项目都要倒排工期、设置施工节点,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五是要确保质量。要严格遵循施工质量标准,确保建成优质工程。要加强招投标管理,加强工程监理,完善质量责任,加强执法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要强化社会监督,发挥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使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阳光工程。六是要公平分配。要完善分配制度体系,以机制规范行为,以制度堵塞漏洞,切实把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件好事办好。要严把准入关口,确保分配公平。要实行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使用监管,完善退出机制,使准入退出的结果让社会信服、群众满意,做到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使用合理有序。


哈尔滨市道里区朝鲜屯棚改项目效果图。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部分竣工的哈尔滨群力西区民生尚都保障房项目。东北网记者印蕾摄

  吉炳轩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宝,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提高抓工作的本领,为夺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攻坚战全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要善抓大事、善谋要事。抓住关系龙江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就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善抓主要矛盾能力,全力以赴、毫不懈怠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二要善抓难事、善解难题。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克服困难干出来的。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本领,就看你敢不敢碰硬、会不会克难。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下力破解资金、拆迁、土地、建设等各种难题,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如期顺利完成。三要善抓典型、善做示范。典型作用巨大,榜样力量无穷。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抓典型,善于从群众创造中发现典型、总结典型、扶持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有很多典型值得挖掘,要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在相互学习借鉴中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四要善抓民心、善聚民力。这个难、那个难,只要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不难。保障性住房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好,把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体现好,进一步发动人民群众自觉投身工程建设,加快工程建设,造福人民群众。

  王宪魁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今年国家下达我省的任务总量居全国首位,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我们要把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推进落实好。一要科学安排,抢开工保进度。开工的各项前期工作要提速,不能把大好时光浪费在繁琐的审批环节上。要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开工项目抢进度,复工项目出形象,年底前竣工率要达到40%以上。二要积极稳妥,加快推进房屋征收拆迁。要切实做到和谐拆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三要多措并举,努力破解资金难题。要拓宽筹资渠道,用少量的政府投入撬动大量的社会资本。要综合采取对上争取给一块、落实政策拿一块、财政超收补一块、搭建平台融一块、商业开发挣一块的办法,破解资金瓶颈。四要精益求精,切实保证建设质量。要建立层层负责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责任制。要保证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和服务功能质量,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五要完善政策,认真抓好后续管理。要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后续管理,做出制度性设计和安排,抓紧制定出台《黑龙江省保障性住房管理指导意见》。要严格审核程序,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防止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失衡。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通报、约谈、问责制度,对考核不达标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于莎燕同志在讲话中要求,要继续巩固扩大泥草房改造的成果,千方百计完成确定的任务目标。要解决好地方企业债券问题,努力破解资金难题。要解决好征地难的问题,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要依法解决钉子户阻碍工程建设问题,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各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