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红松喜迎丰收年 可收获松子400—500万公斤
2011-07-27 10:14:04 来源:林城晚报  作者:王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伊春7月27日讯 今年,伊春市红松母树林迎来丰收年。据市林木种子公司预测,可收获松子400—500万公斤。

  松子别名为果松子、海松子,是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松子仁中富含人体所需的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高度评价松子:“味甘、小温,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散水气,润肺、治燥结咳嗽,治虚秘,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松子所含天然维生素主要有B2、B1、E及胡萝卜素等,其中以维生素E的含量为最大,有助于保持皮肤柔软和丰满,改善皮肤保持水分的功能,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并具有广泛的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松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皮诺林酸、 V—亚麻酸、亚油酸等。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脂蛋白所必需的成分,保持皮肤屏障作用的完整性,可抑制皮肤的老化,防止水分损失、皮肤脱落。红松子所含的皮诺林酸又称洗血因子,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调节水盐代谢,促进脂肪降解,减少血小板的凝集,增加抗凝作用,具有极好的降血脂作用。同时,它还能抑制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促进干扰素和淋巴因子的释放,杀死、抑制癌细胞。另外,松子油还含有一些抗炎成分,对皮炎,支气管炎、脚气、粉刺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市打响山特产品和绿色食品牌,松子更是名声远扬,身价倍增。目前,我市共拥有红松自然保护区1235公顷,天然红松母树林13893公顷,人工红松母树林1424公顷。野生红松需要生长50年后才能开始结松子。据伊春林科院专家介绍,80年—120年为红松母树的最佳结果期。松子成熟期为两年,第一年开花坐果,翌年9—10月成熟。按照红松生长的规律,松子3年一小收,5年一大收。欠年的时候,有的红松母树根本不结果,或者一株母树只结8—10个松塔。市林木种子公司的入库记录显示:去年属于红松的欠年,收购数量仅为5万公斤。最近的一个红松种子丰收年为2007年,当年收购了25万公斤;2008年为中等年份,收购了5万公斤;2009年为欠年,没有收购。松子收购价格也逐年提高,2008的红松种子收购价格为15—16元/公斤,2010年,受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影响,收购价格上调至36元/公斤。今年,通过森调队等有关部门上山调查发现,红松母树普遍硕果累累,许多母树上结了200—300个松塔,尤其林缘地的母树,结果更为壮观。清风吹过,松涛阵阵,日益饱满的松塔随风轻摆,让人看了就满心欢喜。如此喜人情景,也得益与我市实行了红松母树林管护经营。目前,我市共有红松母树林15000余公顷,朗乡林业局、友好林业局分布较多,多数已经实行了由林业职工管护经营的模式。友好林业局松园林场作为试点林场,早在1996年便开始了红松母树林管护承包责任制,成为伊春市最早开始对红松林进行管护承包的林场。松园林场共有1461公顷天然红松母树林,占友好区红松总面积近90%,是省、市认定的优良种源基地。自从实行管护承包责任制,职工们都视红松母树为掌上明珠一般,精心巡护,严格保护,坚决杜绝了掠青现象,既保护了母树,也保证了松子的质量。

  同样属于伊春特产的榛子今年预计收成在中等偏上。虽然跟松子相比,榛子并不是很被林区人重视,但实际上,在“世界四大坚果”中,榛子不仅被人们食用的历史最悠久,营养价值也非常高。榛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以及铁、锌、磷、钾等营养素的含量也十分可观,这些在四大坚果中都占据优势。它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别看榛子富含油脂,但都是对人体有益的,有助于降血压、降血脂、保护视力以及延缓衰老。而且,榛子中富含的油脂非常有利于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虚弱、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榛子有天然香气,在口中越嚼越香,是非常不错的开胃小食。榛子还包含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它是红豆杉醇中的活跃成分,这种物质可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中医认为,榛子有补脾胃、益气力、明目的功效,并对消渴、夜尿多等肺肾不足之症颇有益处。

  小兴安岭的山野菜长期生长繁衍在自然环境中,具有未受污染的优越性,质地新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A、B1、B2、C、D、E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近年来越来越有市场。据市农委多种经营科统计,受雨水大、前期温度高等有利条件影响,今年山野菜的收成也比去年增长了9.5%,达到10786吨。冰雪刚刚消融,刺嫩芽、蕨菜、柳蒿芽等心急的山野菜就探出了头,随后,老桑芹、刺五加叶等山野菜也陆续出现在了市场,到了6月,黄花菜姗姗来迟,也意味着山野菜过了口感最好的时期。各种各样的山野菜不仅随着流水加工线走向全国各地,还给林业职工带来了颇丰的收入。在山野菜采集的旺季,勤快的采山人一天可以上山2趟,每天收入逾百元。

  虽然名气如日中天的林都山野果之王—蓝莓刚刚成熟,但是与它并称“双蓝”的蓝靛果已经频频在市场上现身。蓝靛果俗称“山茄子”,其成熟期是7— 9月,颗颗蓝紫色、椭圆形的浆果像玛瑙石般可爱,令人垂涎欲滴。浆果味酸甜,含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还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花蕾、果、嫩枝可入药,清热解毒。蓝靛果出汁率高,是制作饮料的极好原料,经常饮用这种饮料,能调整人体机能,调节血压,具有减缓衰老的作用,被誉为“饮料之王”。前苏联学者们从20世纪60年代起,深入研究蓝靛果,发现了该果中含有丰富的Vp活性物质,如花青甙、芸香甙,儿茶酸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把蓝靛果加工成宇航员专用的饮料。我国有关专家从80年代开始对蓝靛果营养保健功能进行专项研究,也在研究中惊喜地发现:蓝靛果不但可降压、提高白血球数,而且具有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功效,且治愈率达90%,相继开发出的饮料、果汁、果酒等保健饮品悄然进入市场,目前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型饮品。记者在“蓝莓之乡”五营看到,从7月中旬开始,三五成群的采山人一早就背着竹筐,骑着摩托车奔向山林。下午时分,满载而归的人们一下山,就有人前来购买还带着白霜的蓝靛果。蓝靛果的售价一般在每公斤14元—16元左右,采山人一天的收入也在百元左右。

  美丽的小兴安岭,蕴藏着无数天然野生宝藏。在林城儿女的保护下,这些宝藏必将生生不息,长伴大山!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