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土运输协会成立·残土运输价格正式执行·立案调查2起“保护伞”行为
黑龙江日报8月1日讯 全市排查残土车、剖析症结建立整改措施。近日,哈尔滨一场声势浩大的残土车整治行动全面展开。通过联合执法和“闪击行动”打击残土车的同时,哈市组织各职能部门通过“解剖麻雀”的做法,分析“疯狂残土车”的问题根源,并推出一系列措施和解决办法,力争解决层层转包、恶意竞争、管理缺失和“保护伞”等问题。
“今年1至5月份,哈市由于残土车引发的事故71起,死亡22人。6月份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发生事故4起,死亡3人。”哈市残土车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为根治“疯狂残土车”,哈市建立交警、交通等部门联动机制同时,采取“解剖麻雀”的做法查找问题根源,从治“本”角度,成立了哈市残土车运输协会,对现有残土运输车辆和运输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并建立残土运输行业自律保证金和建设施工单位招投标诚信保证金制度。未取得认证的车辆及驾驶员,不得从事残土运输经营。同时,核定残土车单车运输费用最低标价,指导运输企业实行定价管理。残土运输会员单位一旦出现擅自转包、恶性竞争、疏于管理、超速超载等行为,协会将给予扣除自律保证金,退会等处罚。“这些做法不仅可以整合社会零散车辆,统一配置建筑残土资源,而且为管理部门以及残土运输企业和驾驶员搭建了一个服务平台。同时,管理部门也可以及时发现、查处私自转包残土运输行为,严重者还可以降低其企业资质或撤销其资质,不允许其从事残土运输。”
规范残土车营运秩序同时,哈市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该负责人说,整治“疯狂残土车”的同时,哈市正着力为这一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工作环境。首先,放宽残土运输时间限制,允许超过1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的残土车,在非早晚高峰时间拉运。交警部门将逐个工地确定残土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明确运营车辆及残土消纳场等情况,重点在三、四类街路设置残土拉运路线,由沿途执勤执法人员全程监督,保证残土车按规定路线通行。另外,管理部门要求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下的工地,应采取车辆简易冲洗设备,建设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受资金等限制无法自行购买、配备车辆冲洗设备的企业,哈市将考虑由市城建委直属单位购置再租赁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此次残土车整治,哈尔滨市政府高度重视,不仅要管好运输企业和驾驶员,还要严查涉及势力保护人员。目前,哈市交委会效能督导组已经对群众举报的2起公务员参与残土车运输保护行为立案调查。残土车车主、驾驶员,以及市民可以随时拨打举报电话:84518125,和管理部门携手,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残土运输市场。”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