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8月5日讯 在垦区小麦主产区的北安、九三管理局部分农场,大型收获机械游走在金色的麦田,到处是美不胜收的丰收画面。目前,垦区麦收工作采取割晒拾禾与联合直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开,预计今年小麦将获得大丰收,亩产可达到360公斤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将达51万吨以上,为垦区冲刺粮食总产400亿斤,拉开了序幕。
据省农垦总局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垦区小麦生产工作扎实推进抗灾害、抢农时、上标准、增科技等措施的落实,于4月18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140.3万亩的小麦播种任务。
今年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气候条件有利。今年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极为有利,小麦生长期间气温低,有利于通过春化阶段,促进穗分化,加之小麦三叶、拔节、孕穗和灌浆等关键时期,垦区降水多,雨量分布均匀,为小麦高产奠定了基础。二是基础准备扎实。去年垦区实现了黑色越冬、达播态越冬100%,小麦秋施肥面积占三分之一以上;今年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于3月底前全面落实到位。三是抗灾措施灵活。针对去冬降雪大,今春回暖早,垦区东、西部土壤墒情差异大的情况,垦区各级严格农时标准,通过采取耙雪促化、顶凌散墒、镇压封墒等灵活措施,坚持以早动争主动,集中力量,连续作业、复式作业、突击作业,实现了小麦100%播在高产期。四是科技含量提升。垦区以实现农业“一提两增”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实现了小麦模式化栽培、种子精选包衣、分级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缩行增密、航化健身防病、分段收获等技术100%到位,为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奠定了基础。五是示范能力增强。通过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推广高产典型经验,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确保了技术到位。经总局组织省内专家产量验收,垦区小麦百亩核心攻关区最高单产达449.7公斤,万亩展示区最高单产达412.8公斤,有效地带动了垦区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六是作业标准到位。垦区充分发挥备耕准备充分、责任任务明确、技术指导到位等优势,抓住时机,科学组织,狠抓麦播全程标准到位,通过全员培训、现场定标、严格验收和质量跟踪等手段,实现了小麦单产再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