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11日讯 地沟油、垃圾猪这两个频频撼动百姓敏感神经的词汇,都是因饭店餐厨垃圾而衍生。每到深夜,哈尔滨各大饭店门前都会出现一些满身油渍的人,他们蹬着人力三轮或驾驶电动三轮车,盛载着装有大量残羹剩饭、发着腐臭味的泔水桶挨个饭店收“折箩”。按照哈尔滨制定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这一幕将在两年之内彻底消失。
日前,哈尔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3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之一。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哈尔滨的试点工作对我省餐厨垃圾管理工作展开非常重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餐厨废弃物管理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完成50%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餐厨垃圾危害不小
据哈尔滨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哈市持证的正规餐饮企业约7000余家,日产餐厨垃圾400余吨。目前,只有居民家庭厨余、食品批发和有机市场产生的垃圾,纳入了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数据显示,宾馆、酒店和各类小饭店、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占哈市全部餐厨垃圾的65%左右,这些餐厨垃圾的管理还处于“真空”状态。这种“真空”状态,使得收饭店餐厨垃圾,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折箩”,成为一个行业。
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建青木业总经理孙志勇就曾对餐厨垃圾进行过调查。大部分“折箩”流向农民饲养的猪口中。这些富含大量有害物质的“折箩”极易腐败变质,其中含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猪体内被人食用后,会导致肝脏、肾脏等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建立一个餐厨垃圾处理厂和迅速制定相关制度成为民间疾呼。
启动回收变废为宝
今年5月,国家启动了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工作。省发改委、住建厅、财政厅积极指导哈尔滨市制定实施方案,努力向国家争取进入试点城市。近日,全国首批33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的城市名单确定,哈尔滨成为其中之一。待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完成检验合格后,将得到国家30%~40%的补助。
按照设定,哈尔滨将投入密封式餐厨废弃物专用车45辆,负责收运主城区内餐厨废弃物、废油回收等,并依托哈尔滨市数字化城管平台,运用覆盖全市的4000余个视频监控点位,对餐厨垃圾收运全程监督。城市环卫部门将成立专门的执法大队,联合相关部门对非法收集餐厨废弃物、使用地沟油饲养生猪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餐厨垃圾处理厂经研究也已经确定建在处于哈尔滨下风口的天恒山。目前哈市对于垃圾场经营管理已经开始项目招标,按照计划将在9月破土动工,明年年内完成建设。届时一个总投资1.1亿元,日处理餐厨垃圾300吨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将为哈尔滨市民服务。该项目建成后,按照日处理300吨计算,可实现天然沼气515立方米,有机肥25900吨,生物柴油1642吨。
集中管理严格监控
“折箩”虽是垃圾,但却因变身成为牲畜饲料、沉淀后提取“地沟油”而成为“抢手货”。据悉,一吨“折箩”蒸煮后利润可到4000元左右,所以想要“折箩”必须先给饭店交钱。而靠着销售“折箩”饭店每年也可获得少至一两万,多到十几万的利润。因此,在餐厨垃圾管理方面,如何斩断“折箩”回收的不当利益成为公众所关注。
记者从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了解到,哈尔滨是我省第一个开展餐厨垃圾处理的城市。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要完成50%餐厨垃圾处理。目前,大庆已经开展前期筹备工作。而按照计划,哈尔滨餐厨垃圾管理的相关条例将在今年10月前出台。按照计划,哈市将在垃圾处理厂建好后,对餐厨垃圾进行集中管理,并且将向饭店收取费用。这与目前饭店借餐厨垃圾牟利的情况正好相反,为了落实监管,哈市将根据饭店规模为其配备装有电子芯片的垃圾桶,每个桶可装120公斤的餐厨垃圾。根据电子芯片对饭店的餐厨垃圾数量进行监控。如果发现异常,卫生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工商部门将对其进行处罚。
该处的工作人员说,“有了监管,饭店不能再冒风险卖‘折箩’,干收‘折箩’这行的人就越来越少。而养殖户也不能再用‘折箩’喂猪,地沟油也消失了,老百姓的餐桌会更加安全。”
适度消费将被提倡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简单看来是要解决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它也是促进我省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的体现。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非常符合目前发展循环经济中提倡的——从源头简单化、促进剩余物再利用的思维。
省发改委环资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说,餐厨垃圾处理厂建好后日处理能力只有300吨,仅为目前哈尔滨日产餐厨垃圾总量的75%。这种设定是因为一旦开始对餐厨垃圾收费,饭店在点餐时必定也会对消费者进行适度消费提醒,届时餐厨垃圾总量有可能比现在有所减少。饭店的适度消费提醒一定程度会对百姓消费产生影响,并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