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顺天时除顽疾 “冬病夏治”正当时
2011-08-12 13:57:06 来源:东北网  作者:吴萌 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5日讯(记者吴萌 王蕊)在我国悠久的中医发展史上,老中医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提出了“冬病夏治”方法。即利用夏季机体对外界抵抗外邪作用阳气旺盛之际,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辨证论治,通过内服中药以及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针灸、拔罐等方法,调节阴阳,使之平衡,从而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王先生20多年来都不敢生吃瓜果,一到夏天,看见别人大吃新鲜水果,大喝清凉饮料,只能在一旁干流口水,因为每次稍微吃点凉的,肚子立刻会感到又疼又胀。王先生听说有冬病顽疾夏天治的方法,于是来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咨询。经过详细诊查,被诊断为“虚寒型胃脘痛”。医生采用“冬病夏治”内外兼治的方法,使王先生多年的老顽疾得到明显改观,他终于能吃到新鲜的瓜果了。

  中医科赵玉娟主任介绍,“冬病夏治”方法对于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关节炎等一些免疫功能异常、阳气虚弱的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效果明显。“冬病夏治”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初伏日(今年7月14日)、中伏日(今年7月24日和8月3日)、末伏日(今年8月13日),共3次,若遇到两个中伏就是4次。夏季非三伏天期间治疗也可达到预防“冬病”发作的效果,只不过在伏天治疗效果更好些。

  赵主任表示,现在冬病夏治的人群逐渐增多,一些老病号通过系统的治疗已经去除了多年的病痛。效果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内外同治,即内服中药加上穴位贴敷。这种穴位敷贴与“三伏贴”还有区别,“三伏贴”只是针对“冬病”,治疗疾病范围较局限。而穴位敷贴治疗适应证更加广泛,效果也更加直接。穴位贴敷疗法,是把药物研磨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等调成糊状,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者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是一种用来治疗疾病的无创痛穴位疗法。穴位敷贴除了能治疗“冬病”,对于痛经、面瘫、颈腰椎病、小儿夜啼等病症疗效也特别显著。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