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5日讯 2011年,双鸭山市列入全省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16项,计划今年建成投产4项、加快建设8项、开工建设4项,项目总投资243.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60.5亿元。截至四月末,已开复工项目11项,完成投资7.7亿元。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省产业项目推进会议后,双鸭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产业项目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召开产业项目推进会进行贯彻落实。
(一)完善产业项目的推进机制。实施“6十1”推进机制,确保突出问题一事一议、联合办公、现场解决。实行月督查、月反馈、月通报制度,对各县区、各部门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投资以及综合效益等指标每季一排名,并通过媒体公告全市。强化项目建设考评,将项目开工、竣工、投产和投资效益、税收贡献率,以及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等纳入考评体系,对项目建设成果突出的给予重奖,对完成不好的给予重罚,并在单位考核评比和干部提拔使用时实行一票否决。
(二)落实产业项目的包保责任。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了责任状。将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列为副市长包保项目,向每个重点项目派驻两名处级干部挂职,对项目实行全程包保服务,做到项目不投产、挂职不结束,项目早竣工、干部受重用。按照省重点项目所在地分别签入各县、区政府产业项目推进责任状,作为县区主要经济责任指标进行考核。
(三)破解产业项目推进的要素瓶颈。对重点项目立项审批,由发改、工信、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超前提供要件支持和相关服务,关键时刻由市领导带队抓协调促审批。按照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要扩大园区规模”的总体要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集贤县四个村的土地划归市经济开发区,使市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60平方公里,为大项目入驻园区提供了土地保障。深入推进银企合作和再担保融资,大力引导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项目前期,鼓励银团贷款,为项目生成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省农发行已承诺今后三年将为该市提供150亿元融资贷款。加大佳双铁路扩能改造、“引松入双”工程、大叶沟水库、七星源水库等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以满足重点项目对运力和水资源的需求。
(四)制定产业项目推进的三年规划。针对产业项目不强的问题,该市下发了《产业项目建设方案》。提出在今后三年,谋划开发和重点推进科技含量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0个,力争开工率100%,投产率65%。煤炭、电力、煤化工、钢铁、新建材、新能源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实现利税24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资金落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和华本生物质资源化项目已分别通过工商银行总行、建设银行总行的评审,但贷款均未到位。二是项目前期工作尚不完备的问题。新时代水泥异地搬迁、国电盛世乙二醇项目的前期手续正在办理,开工日期要比原计划推迟;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项目前期推进,确保项目如期开工。该市列为省重点推进的项目国电盛世乙醇、水泥厂异地搬迁改造、长发煤矿三个项目前期手续还不完备,该市将抓住制约项目开工建设的瓶颈问题,针对项目的资金落实、审批、土地、环评等支持性要件,逐个梳理落实,解放思想,超常运作,强化专人攻坚、专题攻坚、合力攻坚,倒排审批节点,确保这三个项目如期开工。
(二)强化包保责任,做到权责一致。各县区要按照市政府包保模式对本县区重点项目逐一落实包保领导,除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需向主要领导请示汇报外,其他一切事务均由包保领导全权负责、全权处理。下放项目推进资金审批权,在给任务压担子的同时,也给资金给权力,切实做到权责一致。
(三)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落地生成。在用地方面,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契机,全面加大土地用途调整和土地收储工作力度,为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预留土地空间。同时,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把有限的土地用在保障园区扩区和大项目建设上,努力以最少的土地投入获取最大的项目建设效益。在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召开全市政银企项目对接会,把好项目、大项目推荐给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参与项目论证评估,了解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及时为大项目建设提供信贷支持。推进国电盛世煤化工、宏达生物、华本能源3户重点企业做好上市前的准备工作。
(四)提高服务效能,确保工作进度。对全省重点推进项目,市政府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对重大问题,可以一事一议,需要主要领导帮助协调解决的,要及时汇报,不能拖延,避免贻误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