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5日讯 此前本报曾多次就市民在咪表停车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报道,除了强制卖卡外,咪表停车还存在退卡难、一分钟按一小时收费等令种种乱象。
停车吃费不给查
去年2月,哈尔滨市民李女士去南岗区博物馆附近购物,车刚开进停车场,就走过来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她在这停车必须得办卡。无奈李女士办了一张200元面值的“咪表”泊车卡,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张卡只用了三次,每次都不超过三小时,卡里就没钱了。她找到停车场的工作人员要求查询,被告知“没办法查”,不过只要再办一张300元的卡,就可以帮忙把卡内的余额转到新卡中。无奈,李女士只得又办了一张300元的卡。
“开始说没有电脑无法查询余额,非逼着你再办一张卡才给查,这跟明摆着抢钱有什么区别?”李女士感到十分气愤。
2
多一分钟算一小时
日前,车主张先生去哈一百附近的停车场停车,进门刷了一下停车卡。购物结束后,他回停车场取车,在出口处结算停车费用,收费员告诉他,“停车时间是两小时零一分钟,按三小时计费,一共24元。”张先生追问,“只多停了一分钟,也要按两小时收费?”收费员回答,“对,就是这么规定的。”张先生表示,因为多停的1分钟,就要支付其余59分钟没有停车的费用,钱虽不多,但是有种挨宰的感觉。
张先生此后在曼哈顿附近的停车场办了一张500元新卡,当时办卡的工作人员承诺,停车满三小时后,将不再计费,也就是说每次最多收停车费24元。令张先生没有想到的是,有一次他在该停车场停了一上午,当他中午来取车的时候,工作人员一下就划掉了他5个小时的钱。“这卡不是满三小时不再计费了吗,为什么会收这么多?”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以前的规定了,现在停车越来越紧张,这项规定早已经取消了。这个解释让张先生既气愤又无奈,“停车场制定的霸王条款说改就改,消费者的权益到底该由谁来维护。”
3
频频换卡用户被“绑架”
金先生是一家私营企业的业主,2009年2月,他来到哈尔滨市道里区曼哈顿附近的一处停车场停车,工作人员告诉他在这里停车必须划卡消费,于是他办了一张200元“咪表”泊车卡。
2009年6月,他像往常一样开车到田地街的停车场停车,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最近“咪表”泊车卡换代升级了,以前的卡读卡机已经不识别了,需要更换二代的新卡。“余额没关系,只要你再办一张200元的二代新卡,旧卡的余额可以帮你存到新卡中。”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建议说。无奈,金先生只好又办了一张200元的二代“咪表”泊车卡。
然而,这张“咪表”泊车卡还没用到半年又不能用了,需要更换三代新卡。就这样,在两年的时间里,金先生换了三次“咪表”泊车卡,手里的卡已经从一代升级为四代,每次升级都要额外再存钱。“这不是明摆着敛财吗?说是‘咪表’换代升级,但是停车服务方面却没见改观。”
4
办卡容易退卡难
哈尔滨市民胡先生是一名个体业主,经常要到各大商场批发货物,为了方便,去年他在道里区田地街上的“咪表”停车场办了张“咪表”泊车卡,交500元就拿到了卡。
2010年末,胡先生要搬家去外地,“咪表”停车卡还剩了300多元,他想将剩余的钱退出来,来到停车场一问,却被停车场工作人员告知“退不了”。该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停车卡期限是十年,一般不会过期,就算你几年后再使用卡内的钱也还在,不用担心会被注销。
后来有人告诉胡先生,停车场只负责办卡,退卡要到公司总部去。胡先生给哈尔滨优先泊车管理有限公司打电话询问退卡程序,得到的答复却是:“停车卡不记名,不挂失,也不退。”
对于这个答复,胡先生想不明白。“办卡的时候只告诉他丢失了不给补办,并没有告知余额不可以退,交钱办卡很容易,服务也很好,为什么退卡的时候却变得冷冰冰,百般刁难?”
5
收费管来不管走
5月份的一天,市民曹女士把车停在了哈尔滨地段街优先泊车公司管理的停车位上,并购买了一张面值100元的停车卡,停车费为每小时5元钱。不到一小时后,曹女士回来想要再次刷卡结束停车确认时,却发现这里手持pos机的那位工作人员怎么也找不到了。于是曹女士沿地段街从工厂街口开车一路慢行向前寻找,一直找过透笼街口也没见收费人员踪影。她想让同属该泊车公司的临近停车场的收费员帮助刷卡确认,而该收费员告诉曹女士,必须找当初刷卡的收费员,别人无法代替。曹女士只好又开车从兆麟街绕回地段街继续寻找,仍不见收费员。
无奈之下,曹女士打电话给泊车公司,直到将近晚6时泊车公司才派人来,给等了一个多小时的曹女士确认停车结束刷卡。本来曹女士有效停车时间不足一小时,只需花5元即可,没成想因为找人还得再交8元,还不算赔上了功夫和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