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爱辉区抓实利民行动 提升百姓福祉
2011-08-16 10:53:50 来源:黑河日报  作者:韩玉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黑河8月16日讯 在爱辉区,“民生如天”,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是执政兴区的理念,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切实行动。今年,爱辉区连续第四年实施“十项利民行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29项,民生累计投入将达到8.3亿元,不遗余力地解民忧、谋民利、保民安、促民和,使全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围绕提高就业率这一主题,爱辉区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岗位,构建就业保障服务平台。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用发展壮大产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今年上半年,重点扶持“零就业家庭”、残疾人、“4050”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就业369人;城镇新增就业104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7人;政府统筹协调公益性岗位84个。新建立89个村级劳动就业保障服务平台,转移农村劳动力8560人,实现劳务收入3290万元。再就业、创业培训1048人次,公共职业介绍成功1503人。

  教育优先发展卫生服务加强

  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公共教育资源整合,爱辉区不断加大公共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新建西峰山、罕达汽学校,计划维修新生小学等14所学校。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进程,完成第三小学和第四小学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继续设立10万元贫困学生基金,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

  这个区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罕达汽、西岗子、新生卫生院新建和坤河卫生院改扩建。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孕前期及孕早期妇女补服叶酸项目。兑现城镇、农村无业居民和下岗无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大力开展“惠家工程”,22585人次受益。

  切实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爱辉区不断加快泥草房改造、居民小区建设步伐,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为调动整村推进的积极性,实行“以奖代投”,制定农村泥草房整村改造推进办法。截至目前,全区泥草房改造已动工773户。继续实施旧小区改造工程,今年计划投资2100万元改造旧小区63个。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完成工程勘察、设计、立项报建及4个街道18个标段的招投标和施工前的准备;55个小区拆除及清运工作进展顺利,51个小区正在铺装白色路面。

  社会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围绕提高保障能力这一重点,爱辉区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幅提升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待遇。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后人均达到1300元;上调“五七工”、“家属工”养老金,增幅为1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人数26286人,参保率达到90%。提高区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标准,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万元。今年全区新农合参合人数为47186人,参合率达100%;年初,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比例由20%提高到75%。

  全力做好社会弱势群体救助

  爱辉区全力做好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待遇,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年初以来,投放价格调节基金58万元,补贴城区低保人员购粮、购油;财政投入50万元救助资金,用于救助贫困学生、特困群众。设立11个乡镇慈善工作站,使慈善事业向基层延伸。提高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差20元,累计发放保障金1209.6万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累计发放保障金200.4万元。提高城乡低保户供热补贴标准,发放供热补贴606.26万元。将低收入家庭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资助低保对象参加医疗保险,实施医前救助制度。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全额资助148名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医疗保险,提高门诊补助费;扩大大病救助病种范围,城市医疗门诊救助1398人,救助资金69.9万元;农村医疗门诊救助610人,救助资金30.5万元。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