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今年哈市松花江段40个生命被吞噬 拉响野浴警报
2011-08-18 11:07:30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李陶 尹明 康福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8日讯 14日,4名民工在松花江中不幸溺水失踪,据了解,今年哈市松花江上发生了近40起野浴溺亡失踪事件,超过往年同期水平。

  人命关天。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多鲜活的生命被大江吞噬?到江边游泳哪里最安全?对此,连日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据了解,今年我市的公益浴场锐减、水下地形复杂以及误入采砂船作业区等,构成了今年野浴溺水事件频发的成因。

  公益浴场 今年减至两处

  每年夏季,我市都会设立专门的公益性泳区,供游人消夏。今年也不例外,但相比往年最多时设置的7个浴场,今年减少至2个,这2处浴场分别位于江北岸公路大桥东侧和江北斜拉桥附近(索道下方),浴场设置长度约150米、水面宽度为30米,每处均配备4个救护人员、2条舢板,以确保游人安全。

  谈起公益浴场数量锐减的原因,市江上体育活动指导中心副主任李伟总结为两点:一是今年我市大力恢复湿地并打造两岸黄金旅游带,以前自发形成的浴场有的已恢复植被,不再适宜设立浴场,比如道外区的狗岛、往年太阳岛沿岸的浴场等。

  另一原因则是无奈,李伟说,这也是多年形成的原因,中心救护队只有14个人,再加上资金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救护需求,最终今年的浴场只能局限于2处,且皆位于江北地区。

  “其实我们的想法是确立一个固定的大型浴场,确保游客每年有固定安全的江上游泳区。”李伟说,早在2005年,该中心就提交了一份建立人工沙滩的建议,经过了种种环节,也许不远的将来,太阳岛附近就会有一处大型浴场,每年将承载游泳爱好者休闲度假。

  水下“埋雷” 水草、树根、乱石密布

  既然市区只有2处安全浴场,那么此外的所有地区游泳均属于野浴。16日,据市水文局观测站统计,当日水位116.53米,水温26.8℃。虽然统计数据显示,现今的江南已经没有一处安全浴场,可记者沿江畔路西行,仍不时看到野浴者。在道外区景阳广场处,野浴者三五成群;老头湾一处“危险”警示浮标附近聚集了近20人;在二水源,一位老人下水游了近十米,就折返回来告诉同伴水流有些急……

  “多年来,由于修建堤坝、设立码头、水位升高等原因,江南已不适宜设立泳区。”李伟指着中心前的一处水域说,2007年宾县大顶子山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江段水位常年保持在116米左右,因水面提升,水下除了乱石就是树根。

  “江南是湍急的水流、乱石,江北则是江汊淹人。”李伟说,江汊中布满水草,底部深浅不一,游泳者一旦被缠住很难脱身,在江北一些建筑工地以及大学城附近,均发生过泳客在江汊溺水死亡事件。

  市公安局水上民警队马辉队长说,今年的溺水事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多发生在市区段外(按照航道部门划分:阳明滩大桥至滨洲铁路桥区域为市区段),市区内则较少,四方台、一水源、二水源等地段发生的尤其较多。这些区域水下地形复杂,自然形成的暗沟较多,而且水下有草、石头、沙袋和木桩等,在附近干活的农民工对水下情况不了解,盲目下水极易导致溺水事件发生。

  马辉说,在江里游泳与在游泳馆截然不同,江水的浮力、阻力和风速都会对游泳者产生影响,尤其是刮东风时,与江水流向相反,一些水性好的人在江中游泳都会出现呛水情况,水性不好的就更危险了,如果发生险情几十秒就会溺水而亡。

  夺命漩涡 采砂留下暗坑

  翻看今年溺水死亡档案,有这样一个巧合:6月21日,道里区新发镇建国村王万铁路桥下游约500米附近,2名男子野浴时被漩涡卷走;7月29日,几乎在同一地段,宾县19岁男子溺水身亡,这两起事件的发生地点距离当地的一处采砂场很近,经常有采砂船在此作业。业内人士知道,采砂后,江底必然形成深坑,江水至此形成漩涡,入水极易被卷走。

  其实,早在2001年,市区内(阳明滩大桥至滨洲铁路桥区域)就不允许采砂了,现在采砂船和采砂场多集中在郊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马辉的话,为什么溺水事件多发生在郊区,因为误入采砂作业区的野浴者,抵不过漩涡的吸力。

  记者从市水务局河道堤防管理处砂源科了解到,虽然采砂船作业与野浴溺亡并没有必然联系,但为了维护航道安全,打击非法采砂,针对采砂船的管理建立起一整套的模式,诸如颁发许可证、安装GPS、对违规采砂设立处罚制度等。据介绍,整个城区内注册的40余艘采砂船已有70%安装了GPS系统,一旦有举报违规采砂行为,将第一时间确定违规船只。

  业内人士王先生说,今年由于建筑工程较多,采砂需求量大,必然导致采砂船增加作业强度。市区外的采砂地区必然水情复杂,因此,奉劝游客切莫图一时之快而把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