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菲亚广场靠近石头道街被拦车桩挡住的盲道。

宣化街与芦家街交口处指向坑洞的盲道。
多处残缺 盲道暗藏隐患
在道外大新街上,记者发现,从道台府到道外北七道街的道路两边仅有一侧的人行道上有盲道,但部分盲道路段,被停在人行道上的车辆占用。沿着市残联康复中心门前的盲道向道里方向走,盲道在一加油站处“消失”,走过加油站后,盲道再现一段后,消失在距离道边不足半米的地方。
在南岗区宣化街与芦家街接口,记者看到,盲道被多辆停靠的汽车占据,其中一段盲道指向的是一处约10厘米深的坑。
在索菲亚广场临近曼哈顿商厦的人行道上,盲道距离路边约1米处消失,而索菲亚广场临近石头道街一侧。尚志大街与西十二道街交叉口附近,盲道刚刚探入西十二道街便消失了。
走盲道遇险 不愿出家门
家住和兴街附近的刘洪鹏年过六旬,双目失明3年。刘洪鹏告诉记者,失明后,他努力学习盲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如何走盲道。几乎每次独自出门,他都会因为走盲道而出问题。一次特殊经历,让他再也不肯独自出门。刘洪鹏说,一次他用盲杖沿着盲道行走,突然,耳畔响起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毫无防备的刘洪鹏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旁边的好心人告诉他,他走的盲道前停着一辆汽车,司机见刘洪鹏的盲杖就要碰到汽车,便按响了喇叭。见刘洪鹏倒地,那辆车立即倒车驶离现场。刘洪鹏说,那次经历让他觉得很屈辱,更不愿意出门。
南岗区松宁街居民穆女士的爱人双目失明。穆女士对记者说,她的丈夫很有自强精神,不愿意给家里人添麻烦,有时会独自出门。穆女士不放心,有时候会偷偷跟在丈夫身后,一次,她看着丈夫沿盲道走了一段后,突然停住,有些不知所措。穆女士走上前才知道,盲道突然消失,让丈夫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应该往哪走。
“无障碍生活”任重道远
市残联维权部的张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曾发生一起盲人走盲道遇到的纠纷。一位盲人在走盲道时,探路的盲杖将一辆停在盲道上的汽车大灯敲裂,车主当即要求盲人赔偿车灯。市残联接到盲人投诉后,根据国家规定,指出车主违规占道有错在先,索赔毫无道路,并要求车主向盲人道歉。张主任告诉记者,这名盲人的维权意识较强,但不排除一些盲人遇到此类情况,会自认倒霉。
张主任介绍说,哈市目前约有7.2万盲人,很多盲人表示对目前道路铺建的盲道不敢相信。我市实行的《哈尔滨市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施工图纸不予通过,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中,相关部门开始对盲道的设置有了明确认识,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因各种原因使政府花巨资修建的盲道中,有很多没能发挥安全引导作用,反而将盲人引向危险。
张主任认为,对无障碍设施的修建、监管、维护,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严格执法和监督,还需要全社会对残疾人进一步关注。
新快评
盲路疏于监管、维护,隐患不容漠视。
身处黑暗、看不到任何影像,这样的生存状态常人难以体验。现实生活中,盲人会遇到诸多困难,其内心的隐痛更是无法回避。尽管城乡总人口中,盲人群体所占比例不多,但是透过盲路建设,正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素养。让城市无障碍设施更加完善、更富于人情味,是城市管理、建设者的职责;为盲人行路提供便利、奉献爱心,更是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盲路,从点滴做起,从今日开始。